导语:十一黄金周就要来了,很多人都会选择在这难得的7天假期出国度假。据尼尔森数据显示,2017全年中国游客境外消费约2000亿美元,消费前三的项目是购物(25%)、住宿(19%)和餐饮(16%)。而购物中,中国消费者对于奢侈品青睐有加,其中手袋、服饰和腕表是奢侈品消费占比前三的类别,有45%的人曾在境外有过购买腕表的经历。(来源:表态网 作者:福来得)
为什么那么多人会选择在国外购买手表呢?当然价格因素是个不小的诱惑咯!在接触的朋友中,不少人都认为好不容易去次国外,加上有免税带来的差价,这样一来一回机票钱就可以抵消了,这样既能买到心仪的物品,又能出国游玩岂不是两全其美。但事实真的如您所想象的那么简单吗?
有一个朋友P君,去了一次瑞士游玩,并带了当地的“土特产”手表回国。P君下了飞机、办完过关手续然后拿完行李。正准备兴高采烈的拿出手机联系接机并跨出最后安检的时候,两个穿着制服的“小哥哥”叫住了他,“麻烦把行李过一下机器”,在搬运行李的时候,手上blingbling的大金表引起了“小哥哥”的注意,(就是那只土特产手表,P君自作聪明的戴在了手上,以为可以蒙混过关,没想到那天的脸色接近地表)“申报单拿出来看看”制服小哥哥说到,因为根据相关法律,出境贵重物品需要填写《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境旅客行李物品申报单》,P君在境外买的怎么可能拿得出来,(入境时也存在侥幸心理没有如实报税。直接无视了“居民旅客进境物品免税限额为5000元人民币。”)此处省略一千字的交流。
最后,P君需要做一个非常艰难的选择,要么手表不要了,要么补缴税款(国内价格的60%),假设瑞士购买该表价格是39,000瑞郎(约合人民币27万),国内专柜该表的价格人民币32万,那么P君需要在海关支付的税款就是人民币16.2万,补缴税款后,购买手表总计花费432000元,远远超过国内公价。
看到这儿,不少人心里会这样嘀咕,“如果过关小心点”,“抽检也是小概率事件”,巴拉巴拉之类的。那么,你以为过了海关带回来后一切就ok了吗?回想前些年在品牌官方售后工作时,接触到不少境外购买的纠纷投诉,小福我只能说你太傻太天真了。
首先,你需要提防国外的“莆田货”
不要以为山寨假货只有国内才有,其实,境外假表山寨货也是层出不穷的。表态网之前的推送也揭秘过国外山寨表的内幕。尤其在境外人生地不熟的情况下,很有可能进入专宰游客的“枪”店。
其次,二手翻新瑕疵货是个很大的坑
为了避开“枪”店,去正规的免税店总没问题了吧!你以为免税店就万无一失?C先生去韩国旅游,回程在免税店买了一只表,(付完钱后需要去机场提货,所以无法验货。)回家后发现手表有非常明显的瑕疵,遂即联系了品牌售后要求退换货。售后了解了前因后果之后,只能遗憾的告诉C先生境外购买的物品退换货需要找原购买地根据当地的法律法规沟通协商处理。这个事情就很奇妙了,买了你们家的表,为什么还要找原购买地?在日常处理消费纠纷的时候,一般依据的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而该法律的有效管辖权仅是在中国大陆地区。你在境外购买商品的消费行为,并没有与国内的经销主体产生关系,是不适用消法来进行裁决争议。就好比 “强哥”是中国人,在美国犯了法,那么就会有美国司法来进行审判。
第三,售后保修困难重重
那既然不能退换,那维修是否可以呢?目前来说,并不是所有品牌都支持全球联保的服务,即使能够全球联保也有非常严格的审核,需要带齐相关的保修证明,有些还需要补缴税款的证明。如果保修卡上的信息缺少或者模糊不清,售后是可以拒绝给予保修服务。就像之前非常风靡在日本购买“并行”,手表表身号显示来源是巴拿马,保修卡编号和店铺盖章却是日本当地,保修信息不一致,很有可能会被拒绝保修(会有一定的概率)。保修卡上信息有误,虽然是商家的行为,但受到损害的确是消费者,一方面有悖保修条例无法保修,另一方面如果要处理有问题的保修卡,又要联系远在异乡的经销商,本来开开心心的买一块表,却一来一去给自己找了不少麻烦。
国内买表也有好处
境内外购买手表,确实存在一定的差价,但仔细想想,这样的价格优惠是建立在“偷税漏税”的基础上,尤其是国庆、春节等等传统旅游旺季,海关会非常严(sang)格(xin)仔(bing)细(kuang),抽到的几率还是挺高的,除了得不偿失,还给自己带来不小麻烦。另外,在国内正规渠道购买手表。如果真的有什么纠纷,投诉处理也会比远隔重洋方便不少,315热线是很方便的维权渠道。其三,在国内正规渠道购买手表,可能还会得到专柜的增值服务。比如有些店铺会在官方保修期限以外,给到店铺的保修时间,要知道在保修期外,做个全面服务可得花不少钱呢!
其实,境内买表还是境外买表,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有些人可能只看到了价格的差异,并不了解其中的道道。这篇推送的本意也是想与大家分享,全面了解之后再进行深思熟虑的选择。毕竟谁家都没有印钞机,钱都是自己辛苦挣回来的。很多人买表都是一件大事情,除了买表本身的花费,我们还要看到长远的持有成本,有些人愿意选择安心省心而有些人更看重购买时的快感,那么如果是你又会怎么选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