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题材的动画往往都是以初中、高中作为舞台展开。相比起来,跟大学有关的故事可谓是凤毛麟角。那么为什么很少有以大学为舞台的作品呢?近日,有日本网友展开了讨论。
1 以下VIPがお送りします
大家是怎么看待现在很少有作品以大学校园作为舞台的现象啊?我印象当中至少去年一年的新番里,就没有哪部是以大学作为舞台展开剧情的吧?可这样不是很奇怪吗?大学当中的生活比高中更加精彩,也更加自由一些,再加上各种各样的大学活动,绝对可以让故事变得更精彩的。但这个空白至今都没有得到业界的广泛重视,是否有人能够解释一下原因呢?
2 以下VIPがお送りします
其实有也是有的,不过目前很多大学题材作品的问题在于你几乎没办法从人设上看出它跟高中题材作品有什么区别。楼主说去年没看到过大学的作品,其实并非如此。有一部叫做《长骑美眉》的动画就是以大学生作为主人公……可是作品的画风完全感觉不到它跟《轻音少女》的差异在哪里。我也是后来查了一下资料才知道到这部作品的主角是大学生呢。
4 以下VIPがお送りします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问题,说白了就是因为很多死宅的学历太低吧(笑)。一方面,存在很多年轻人还没有上大学,因此就算推出大学题材的作品,也很难让他们产生共鸣。另一方面,一些大龄死宅要么是家里蹲,要么高中毕业就跑去工作了,于是乎对大学生活完全没有概念。那么业界为啥要针对这些不了解大学的人推出大学题材作品呢?
5 以下VIPがお送りします
现在其实很多少女漫画当中,还是乐意将大学作为舞台的。但对男性受众而言,自然比较容易将其忽视。如果登场的妹子们不是穿着高中校服,那么总觉得会缺乏一定吸引力啊(笑)。大学里面的女生尽管能够有更多打扮的自由,但是看不出特点啊。
7 以下VIPがお送りします
我不知道大家是否注意到一个特点,那就是以校园为舞台的作品当中,主人公要么是看起来非常中二病的类型,要么就是天然呆。但如果说这种属性出现在大学校园……就觉得很违和啊。大学好歹都是成年人的世界了,如果再用天然呆、中二病属性说故事,不会显得很奇怪吗?所以说,尽管《轻音少女》完全可以制作大学篇,但我认为官方并不会做出这个选择,风险太高了。
8 以下VIPがお送りします
5楼说到服装的问题,让我觉得很有道理。因为在大家熟悉的校园题材作品当中,主人公和女主角们必然是“每天穿着制服”的。也就意味着,有重要戏份的角色,只能是穿制服的人。相比起来,作品当中穿其他服装的角色,往往都是龙套的感觉了。可大学当中并不存在统一的服装,于是很容易让人产生一种“啊,这是主角吗?感觉像是龙套”的想法,就不会有代入感了。
9 以下VIPがお送りします
你们说的都有一定道理,不过我觉得还有个重点是“作者本身的学历”吧?印象当中,很多知名漫画家貌似都没有去上过大学,或者进入没多久就退学了。也就是说,他们根本没有去充分体会大学生活,所以想要创作出合理的漫画也变得不太可行了。轻小说家或者原创动画的编剧估计也都是这个样子。打个比方吧,去年《如果有妹妹就好了。》当中,主人公就是个上大学不知道干啥,最后退学的家伙呢。若是让他来创作大学题材的轻小说作品,这家伙能想到的无非是大学生哥哥同高中生妹妹之间的故事,而且9成以上剧情都会发生在家里面(笑)。
14 以下VIPがお送りします
你们其实都没有分析出重点来。之所以高中、初中舞台的作品占据了绝大多数,是因为角色们往往是“一个班”的。即便并非一个班,而是隶属于同一个社团的话,也可以共同为了什么全国大赛之类的活动而努力。但如果进入到大学之后,角色往往就从集体变成了“个体”。班级是松散的,学校的活动也并非是一定要参加的。所以说就很难在角色之间建立起比较牢固的关系。故事也就不好进行下去了。
18 以下VIPがお送りします。
高中时期,大家即便会分为升学组跟工作组,但整体上在课堂接受的知识都没什么区别。因此剧情也更容易展开,大家也因为都有这方面的经历,所以很容易有代入感。但大学的话,会有很多风格完全不同的学校,并且每个专业都会大不一样。所以说即便讲述了某个专业的角色故事,但因为观众未必对这个专业有所了解,于是乎就很难产生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