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新闻11月15日电 (记者 尹力)北京的未成年人检察工作(下简称未检工作)发展30年来,全市未检队伍已有139人。目前,北京共有覆盖16个区、涉及多个行业的观护基地49个,建立起由检察官、司法社工、心理咨询师、观护人员共同参与的观护体系。
15日,“继承与发展――北京未检三十年暨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座谈会”在京召开,会上发布了上述数据。
据北京市检察院相关负责人介绍,自1988年东城区人民检察院在批捕科设立未成年人办案组以来,北京的未检工作开始起步。30年来,北京的未检队伍逐步发展壮大、机构建制日益整齐完备、业务职能渐趋综合全面、制度机制走向规范健全,“捕诉监防”一体化工作模式牢固确立,贯彻少年司法理念和特殊刑事政策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未成年人检察理论研究向纵深发展,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提供日趋全面的司法保护,也为全国未检制度发展提供了鲜活的首都样本。
最高人民检察院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办公室主任郑新俭指出,北京的未检工作经过30年的发展,形成鲜明特色,始终位居全国未检工作前列,对引领推动全国未检工作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郑新俭进一步要求北京市未检系统干警振奋精神,再接再厉,扎实推进未检工作;把握新时代新要求,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未检产品”;继续发挥北京优势,为全国未检工作发展作出新贡献。
据北京市人民检察院未成年人案件检察部主任岳慧青介绍,30年来,北京未检职能不断发展,受案范围由未成年人涉嫌犯罪案件扩展到未成年人被侵害案件,工作职责从审查逮捕、公诉、犯罪预防扩展到诉讼监督、法律监督。
30年间,北京检方成功办理了一批涉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教育挽救了一批失足未成年人,救助帮扶了一批未成年被害人,为首都未成年人提供了具有检察特色的法治教育服务。办案中深入贯彻“教育、感化、挽救”方针、“教育为主,惩罚为辅”原则、“少捕、慎诉、少监禁”刑事政策,以及“特殊、优先、双向保护”理念,成功办理了“蓝极速网吧”放火案、四少年绑架杀人案、李某某等人强奸案、大兴摔童案、红黄蓝幼儿园教师虐童案等一批社会广泛关注的案件,体现了未检办案特色和专业化特点,取得了良好的办案效果。
岳慧青提到,未成年人检察工作面对的是身心尚未成熟、人格尚未定型的未成年人,未检工作的司法理念、内在规律、职责任务、法律政策、诉讼程序、评价标准等都和以成年人为对象的检察工作有着显著的差别。未检工作不仅关注案件本身,更关注案件所涉的“人”,关注涉罪未成年人的回归社会与未来发展,不仅要履行批捕、起诉、法律监督等检察职能,还要履行教育帮扶、预防犯罪等具有一定社会性的职能。因此,办案检察官不仅要有妥善办理案件的能力,还要有开展法治教育、协调有关部门和组织、应对舆情等综合业务能力。
随着北京未检专业化队伍不断发展壮大,目前,全市未检队伍共有139人,形成了一支既懂检察业务,又具备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跨学科知识的专业化人才队伍。
根据通报,2013年,北京市检察院在西城区检察院“新起点实践中心”、门头沟区检察院“扬帆观护基地”的基础上,牵头组建了全市统一的附条件不起诉“新起点扬帆观护基地”,持续吸纳适宜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加入,为涉罪未成年人接受附条件不起诉监督考察提供必要的生活保障和考察矫正场所。目前,北京共有覆盖16个区、涉及多个行业的观护基地49个,建立起由检察官、司法社工、心理咨询师、观护人员共同参与的观护体系。
会上,北京市人民检察院政治部主任葛海斌宣读《关于表彰“北京市未成年人检察工作30年作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的决定》,对30年来有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进行了表彰。
当日,多位与会专家学者围绕司法改革背景下未检工作发展方向及未检组织体系的建设、成年人全面综合保护与涉未民事行政检察监督职能履行等方面内容了深入交流讨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