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街头,有一抹“柠檬黄”已经持续了17年。每天清晨和傍晚,无论刮风下雨,数千名文明引导员活跃在公交地铁站台、交通路口,进行文明引导服务。他们是“文明排队”的见证者和推动者。
从最初的排队引导员,到今天9000人的队伍,文明引导员正从全市2300个站台走向城市各个角落——赛场、公园、校园周边、重大活动等现场,都有他们的身影。
17年来,他们承担了精神文明宣传员、文明礼仪示范员、排队乘车引导员、交通文明协管员、治安防范信息员、群众困难排解员、站台环境维护员、公共文明观察员的工作——因此,被称为新时代的“八大员”,是他们促进了首都公共行为文明指数的提升,也见证了市民文明意识的提高。
请大家文明乘车“抢座儿”渐消失
“17年前,乘车真难,大家都是抢座儿。”孙平是公共文明引导员创建者之一,她回忆,“那时候,公交车还没停稳,乘客就蜂拥而上,拼命往上挤,站台乱成一片。”
2001年7月,北京申奥成功。北京最亟待改进的是什么?首都文明办公开征集。乘车秩序乱、随地吐痰、小广告泛滥等较为集中,而且这几个问题还都发生在公交站台。
“文明乘车”“文明赛场”“文明出租车”成为“文明有礼北京人”的突破口。一支由上千名退休大爷大妈组成的“文明乘车监督员”出现在主要大街、重点地区的430多个公交车站,宣传文明乘车,劝阻不文明行为。
当年刚从北京开关厂下岗的胡雅丽加入其中,一干就是17年。
起初,胡雅丽并不觉得这工作有多难,“请大家文明乘车,这有什么难的?”可真正干起来,胡雅丽才发现,自己想简单了。
“请乘客们有序排队上车。”胡雅丽数不清楚自己一天要重复多少遍这句话。有一次,一辆13路车进站,有名女士没排队,想从胡雅丽背后挤上车,胡雅丽一侧身挡住了她。没想到,那女士抬手就是一巴掌。胡雅丽心中的火儿腾地就上来了,可看了看手中的小红旗,她又压下了火气,平静地提醒对方,“请您排队上车,谢谢您的合作。”周围的乘客也站在胡雅丽一边,那名女士低下了头,默默排到队尾。
干了17年文明引导员,看着乘客都有了排队候车的习惯,站台秩序越来越好,胡雅丽心里特高兴,受的委屈和辛苦,她都不放在心上。
公交车站拉绳划线自制排队设施
2006年,北京公交开始刷卡乘车,文明引导员从1300人扩充到4000人,值守站台也增加到2000个。
刘月华,当年47岁,她是海淀区学院路附近公交站的文明引导员。有一次,一辆公交车刚停稳,几名拿着尖嘴钳、扳手、电锯、水桶等施工工具的乘客一拥而上。刘月华赶紧上前劝阻:“请大家别挤,按顺序一个一个上车!”可那几人根本不听,工具也横七竖八地堵着车门。公交司机也来气了,冲着刘月华喊,“要你们有什么用呀?还不够裹乱的!”
虽然刘月华很委屈,可她也觉得文明不能只靠提醒,还要靠巧妙引导。她和队友们一商量,决定用一根绳子,绑上指挥旗,做成简易“隔离绳”固定在车门一侧,另一侧,两名队员手持指挥旗、伸展双臂站立,形成夹道,引导乘客从夹道中排队上车。“隔离绳”一挂,站台秩序果然好转。
但还是有乘客钻绳子、加塞,甚至冷嘲热讽,“还拉绳子呢,就是画条线都不见得有人听。”
这话提醒了刘月华,她还真要试试“排队线”。此后几天,她和队友们白天上岗执勤,晚上加班画线……连干了几个晚上,为学院路周边16座公交站台划上了150多条停车线、300多条排队线和160多组线路数字。
第二天,见站台上突然冒出这么多线,乘客们很好奇,听说是引导员利用休息时间义务画的,大家不约而同,排队候车。
“排队线”这事,刘月华和伙伴们坚持了12年,大家通力协作,一般不到20分钟就能完成一个公交车站的施划。
文明引导进公园大妈告别“丹陛桥躺”
2010年底,经市政府批准,公共文明引导员队伍作为政府购买的公益岗位,北京市公共文明引导员总队就此成立,各区县设公共文明引导员大队,各街乡设公共文明引导员中队,“柠檬黄”遍及城市大街小巷。
“柠檬黄”也开始走出站台、路口,走向春运场站、体育赛场、演出场所、公园景点、学校社区等公共场所,城市的大街小巷,都有他们引导文明的身影。
丹陛桥,天坛祈年殿到回音壁间的一条汉白玉大道,2017年,多家媒体曝光有市民在丹陛桥上“扎堆儿躺卧理疗”。
张俊鸣,首批走进天坛的文明引导员之一,劝阻躺卧丹陛桥,成了她的重要任务。虽然做好了心理准备,但她还是没想到,劝导的第一个人,就给她来了个“大窝脖儿”。
丹陛桥上有位“钉子户”——老太太每天带着小孙子来桥上,铺着一个垫子侧身躺着,大家劝她起来,她连眼皮都不抬,“我从小就在这里玩儿,也是在这里长大的,都几十年了也没有人管。不就是来了几个外国人,拍了几张照片上了报纸电视吗,还真当事儿了。他们算老几呀?管得着咱中国人吗?”
张俊鸣蹲下来对她说:“大姐,您瞧,这么多游客都看着您呢,有什么话,咱们坐那边长凳子聊聊去。”老太太横了她一眼:“跟你有什么可说的?没事找什么事呀,一边凉快去!”围观游客越来越多,张俊鸣脸上有点挂不住了,但她还是耐着性子劝道:“咱们北京人因为这事儿,上了国外的报纸、电视,您说这不是给中国丢人嘛。再说,跟这躺着,哪有在家床上舒服啊!这人来人往的,您小孙子在这儿躺着也不卫生!”
提到了孩子,老太太似有所动,嘴里嘟哝着:“我也不想让孩子躺,可我这一天天腰疼是老毛病了,就想在这儿躺躺能治病。”张俊鸣说:“有病去医院找医生瞧瞧比较靠谱,就靠这石头缓解哪管用啊,您要是相信我,我给您介绍一个中医大夫。“老太太一听立马坐了起来,‘中医大夫’管事儿不?”“来,我扶您起来,抱着孩子,咱们到边儿上我跟您细说。”
张俊鸣还真给老太太介绍了大夫,几次治疗,老太太的腰果然好多了,她也不再相信丹陛桥治病一说了,还和张俊鸣成为好朋友,小孙子看见张俊鸣就喊“黄奶奶”,张俊鸣一愣,老太太解释说:“你们不都穿着黄衣服吗?”就这样,“黄奶奶”,在丹陛桥附近叫开了。
17年来,“柠檬黄”已经成为首都的一张名片,它如同丛丛跳动的火焰,温暖了这座城市,和来来往往的人心。
■记者手记
回家的路有多长
2000年前后,公交车难上,一直是北京的痼疾,那时候地铁线路还没几条,上下班都得挤公交车。有个小学生,大清早赶路上学。车一到,众人蜂拥而上,孩子虽然在人群前面,但是个儿矮、书包重,跟个小行李一样,就“滚”到台阶下面去了,这一幕谁也没看见。然后,车开了,孩子死了。
这件事我记得很清楚,是因为当年晨报刚刚创刊1年多,我们的记者赶去现场,写了一篇报道《回家的路到底有多长?》。第二天,报社里没有往日的热闹,很多同事都捧着报纸,躲在格子间里默默哭。
一年后的一个早晨,一个非常普通又寒冷的早晨,时任首都文明办宣教处处长的孙平跟爱人一起上班。等车的时候,她突然跟爱人说:“你今天别站在我旁边,你站在我后面,我想试一试。”一前一后,二人成“队”,很快就有了第三个人、第四个人。车来的时候,孙平的身后已经站了5个人。也就是在那一刻她认定,“只要有人做示范,只要有人引导,队伍就能排起来,文明基因在中国人的骨子里面。”
这就是文明引导员这支队伍成立的初衷。这一坚守就是17年,9000人先后加入其中。忽然想起那个死去的孩子,这一刻心中有悲伤、有遗憾,更多的是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