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北京新闻

东城打造精品街巷 汇聚“京彩”生活

时间:2018-11-29

安静整洁的老胡同里,影壁前、廊架下、鲜花旁,居民们惬意地漫步、聊天;有着冰盘檐和挂檐板的传统屋顶在阳光中散发着古意;口袋花园、微花园、创意工厂、博物馆、文创社穿插在胡同里,汇聚成更加丰富精彩的胡同生活……2017年5月,东城区启动了“百街千巷”环境整治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如今,经过一年多的整治,老城风貌渐渐回来了,更打造出方家胡同、东四四条、西总布胡同等一批精品街巷。下一步,东城区将对历史文化街区开展街区更新工作,把胡同的肌理亮出来,文化彰显出来,见缝插绿,营造“花园东城”更加优美宜居的生态环境。

134条大街、508条小巷焕新颜

为全面提升首都功能核心区街巷环境品质,彰显“首都风范、古都风韵、时代风貌”的城市特色,加快推进“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区”建设。2017年5月,东城区委区政府印发了《东城区“百街千巷”环境整治提升三年行动计划》,提出用两至三年时间完成全区178条大街、1005条小巷环境整治提升工作,同步开展主次干道、支路胡同架空线入地梳理工作,打造“十无”街巷。

一年来,在各部门及属地街道的共同努力下,在各方的广泛参与下,“百街千巷”环境整治提升工作富有成效,打赢了一系列“攻坚战”,啃下了不少“硬骨头”,办好了一批群众“家门口”的难事。

截至目前,东城区已完成134条大街、508条小巷环境整治提升工作,基本达到“十无”或“九无”(除架空线)标准;拆除违法建设1.98万处、61.04万平米,治理违规“开墙打洞”7419处;利用整治腾退空间,新建、规范或提升便民服务网点213处,新增、改造绿化面积3万平米,新增口袋公园27个,新增停车位2300个、共享停车位2800个,新建社区养老驿站34家,完成厕所改造131座。

精品街巷彰显古都风韵

在“百街千巷”环境整治提升工作中,东城区先后编制完成了12项导则,建立了北京首个街区风貌保护管控导则体系,有效指导街道规划设计工作。同时,邀请中规院、北建院、清华同衡等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优秀设计团队参与“百街千巷”环境整治提升工作;组建规划、建筑、园林、市政、交通等方面的专家顾问团队,制定责任规划师管理办法和实施意见,为规划设计和施工定向把关。

东城区发挥核心区资源优势,邀请故宫博物院院长和知名专家,围绕古都风貌保护等内容,对责任规划师、项目单位等开展授课培训;通过专家、设计团队的研究和走访,注重发掘胡同中的建筑文化和历史痕迹,让居民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居民的归属感、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通过一年多的整治提升工作,东城区打造了一批古都风韵彰显、功能设施完善、管理更加精细的精品街巷,例如方家胡同、东四四条、西总布胡同、景山东街、沙滩后街、三眼井胡同、青龙文化创新街区、王府井周边等,充分彰显了街巷治理工作的成效。

最美街巷

11月27日,在北京日报社主办的“北京最美街巷”评选活动中,东城区西总布胡同、东四四条、史家胡同获得了十大“北京最美街巷奖”,青龙胡同、大佛寺东街获得了十大“北京最美街巷入围奖”,5条街巷“组团儿”亮相,展示出东城区精品街巷的魅力。

西总布胡同:一条不停车的胡同

新铺的马路倍儿宽倍儿平坦,路两侧一辆车没有。房屋也格外整齐,灰墙青瓦古老安静。路边空地上见缝插针建起口袋花园,生机盎然。抬头,天空也是透亮的,毫无遮挡。

这里,是西总布胡同,一条不停车的胡同。

著名的铛铛车诞生于此,胡同27号原为李鸿章祠堂……它,有着深厚的人文积淀。曾经,这里商铺旅馆林立,“开墙打洞”和违建密集,机动车乱停乱放,是地区环境管理的“老大难”。

2017年4月,西总布胡同启动了疏解整治促提升工作,经过一年时间的整治,胡同环境焕然一新。西总布探索取消路侧停车位,试行不停车。天净、地净、胡同净,传统和现代交织,别有一番韵味。

东四三到八条:老北京风貌回来了

北二环以南、两广路以北,留存着上千条老北京胡同,其中,东四、西四片区四合院建筑保存最为完整。2017年,东城区启动百街千巷环境整治。修旧如初恢复历史建筑、周末卫生大扫除、胡同“花友汇”建微花园……

经过持续的“卸妆洗脸”,老北京风貌渐渐回来了。

如今,随便走进一条,都是地道的老北京胡同:灰色的砖墙,一个接一个的门楼上能看到精美的砖雕,还有屋脊上标志性的蝎子尾。从开着的大门往里瞧,还能看到影壁。

史家胡同:风貌保护带动人文复兴

东四南历史文化保护区里,最出名的,当属史家胡同。走进胡同,各种传统门楼跃入眼帘,精美的砖雕、屋脊上高翘的蝎子尾、探出院墙的柿子树和爬满屋顶的藤蔓……胡同韵味渐浓。灰色的砖墙上、车库门上,隔三岔五冒出一幅幅彩色手绘画。

2014年以来,修缮名人故居、兴建史家胡同博物馆、设计胡同微花园、创建胡同文创社……通过挖掘传承文化资源,胡同环境更好了,居民邻里间走动更多了,胡同人气更旺了。2017年,朝阳门街道东四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更新公众参与项目荣获住建部颁发的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青龙胡同:居民和上班族共享文化街区

走在胡同里,随处可见铁艺窗户上栩栩如生的龙形图案和铁栅栏上抽象的屋脊标识。街心花园、创意工厂穿插在胡同里,传统与现代在这里共融。

几年前,这里还是小餐馆、小门脸林立,垃圾车、废品车、僵尸车遍地,架空线遮住了天际线的“脏乱胡同”。

从2006年起,胡同北侧大型写字楼投入使用,歌华文化集团等一大批龙头企业入驻,到2008年,这里出现了第一家胡同创意工厂。经过一系列改造和环境治理,胡同环境焕然一新。截至目前,青龙街区已入驻5个胡同创意工厂、7个创新孵化器,成为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的示范基地。

大佛寺东街:老胡同的感觉慢慢回来了

新铺的柏油马路平整宽敞,白色隔离护栏保证车辆按规定单停单行;人行步道贯通,铺上环保材料的树池踩上去松软舒适;路两侧青砖灰瓦,拆违后露出带有冰盘檐和挂檐板的传统屋顶……

大佛寺东街位于中国美术馆东北角,是一条L型胡同。曾经,违规开店等乱象让这里拥堵嘈杂,找不着胡同的感觉。

综合整治行动启动后,制定了“单停单行、疏通步道机非隔离、撤换设施”的改造方案。打通原来并不贯通的东西两侧便道,拓宽人行步道。通过一系列整治措施,被遮挡了多年的老屋屋顶、墙面重见天日,整条街看上去既符合传统古都风貌,又不失大佛寺东街的区域特色。

  • 上一篇:石景山精心呵护美丽家园
  • 下一篇:西城环卫清扫落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