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北京新闻

北京地铁站首绘传世古画 《富春山居图》月底亮相8号线

时间:2018-12-22

迤递三千里,江山一卷横。在月底开通的地铁8号线中国美术馆站里,乘客能一睹《富春山居图》的神韵。

设计师们通过瓷板画的方式,复制了被誉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的《富春山居图》。临近地铁开通,这幅画终于烧制完成并镶入了中国美术馆地铁站的墙壁上。慢工出细活,这幅地铁壁画从寻找底稿到烧制,前后历经了6年多的时间。

北京地铁站首绘传世古画

地铁8号线中国美术馆站A口,距离中国美术馆只有10米。从这里搭电梯进入车站,远远就能看到《富春山居图》。长长的画卷四周打着光,犹如步入了艺术殿堂。

“北京地铁站壁画很多都是由设计师原创的。但中国美术馆站的艺术品得与众不同,更要体现艺术水准。”6年前,张楠等20多位中央美院老师就开始冥思苦想到底该为美术馆站配哪幅艺术品。

《富春山居图》的胜出,因其不可超越的历史地位。此图是元代画家黄公望创作的纸本绘画,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又堪称“画中之兰亭”。于是,早在2012年,设计团队就敲定采用“镇得住场”的传世名画《富春山居图》。这也是北京地铁站第一次完整再现传世古画。

但寻找足够清晰的底稿格外艰难。这幅作品绘成至今已有600多年。几经易手,还因“焚画殉葬”而身首两段,分别收藏于浙江省博物馆和台北故宫博物院。

“并不是简单的复制粘贴,作品要放大到可在地铁站展出的比例,对像素的要求极高;同时,还要尽可能贴近真迹。”整个2016年,张楠等设计师都在寻找合适的电子底稿,从中央美院一路到日本连找了多个版本,都不满意。

此后,美院多位老师参与进来。几经周转,终于在北京举办的一次影像展览上看到了最合适的《富春山居图》影印版本。随即,他们特意飞往台北,对比影印版本与真迹,经过尺寸、颜色等细节上的反复考量,才终于确定了这一版是最清晰也是最贴近原作的。

放大三四倍仍保留原作神韵

今天保留下来的《富春山居图》原作前后两段加起来6米多长,宽度也在30厘米以上。而在美术馆地铁站的这幅瓷板画,长度达到了24米,宽度也有1.2米。为了符合地铁艺术品的观赏特点,瓷板画相当于把原作放大了三四倍。

但这放大的不是普通的绘画作品,而是流传了600多年的中国山水画。画面用墨淡雅,山和水的布置疏密得当,墨色浓淡干湿并用,极富于变化。

“这意味着古画的所有细节都放大了三四倍。一旦有些瑕疵,也就格外明显。”市轨道公司地铁艺术品负责人李亚铁说。此外,画中的高山、树木,甚至是石头,都可能因为放大而变形、变色。

如何避免这些问题?如何让作品的细节禁得起放大的考验?

这让张楠“压力山大”。设计师们以电脑修图的方式从左到右逐一修复几百处细节。修复后,还要迅速制成瓷板画小样,对着原作参考,从而使放大后的作品更贴近真迹。

烧制4次还原层叠山川

在不计其数的修复还原后,24米长、1.2米宽的《富春山居图》终于亮相。很快,这幅作品被送到了广东佛山,仿照此画烧制瓷板画。

瓷板画就是在瓷板上绘画,上釉后再经高温烧制而成。每次烧制过程都是在1280℃下完成的,因此瓷板画不会轻易褪色。

李亚铁说,为了选择制作厂商,制作团队就跑了山东、江西等五六个地方,最终选择了佛山的厂子。这家厂烧制的样板效果最好,此前也烧制过《千里江山图》的瓷板画。

最终挂进地铁中国美术馆站的《富春山居图》瓷板画前后烧制4次:第一次,只画了框架,上釉烧制24小时;第二次,画上了山、树、水等主要景观,再烧24小时;第三次,渲染颜色;第四次,参照原作,在笔墨着重之处再次渲染颜色。经过这4次烧制,才最终完成。

根据计划,地铁8号线中国美术馆站将在本月底正式开通。《富春山居图》位于车站北部站厅中,乘客从A口进站最方便观赏。

  • 上一篇:新机场线全线车站封顶 各站均可换乘
  • 下一篇:前11月北京市总消费增长7.5% 2019年新增千个便民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