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北京新闻

【2018我亲历的变化】老城博物馆共焕新颜

时间:2018-12-31

卷首语

辞旧迎新之际,免不了诸多“最后一次”,也免不了习惯性回望来路。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改革开放给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改变,而每年不断推出的新政策、新措施,也让我们的获得感、幸福感来得更多一些。

今天,12位从事民生时政新闻采访的记者,以自己的视角,讲述了过去的这一年中最让他们难忘的一个改变:疏解整治促提升让我们的居住环境更优美了,书店、文博场所扩容让我们的文化生活更丰富了,地铁新线开通让我们的交通出行更便捷了,美丽乡村建设让我们的生活更惬意了……这样的变化每天都在发生,记者讲述的是一件事、一个人,但一滴水见太阳,折射出的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得到满足。

愿新的一年,这座城市中的所有人,沐浴着新时代的春风,都能实现自己的梦想,有更多的收获,让满满的获得感充盈在每个人心中。

老城博物馆共焕新颜

今年10月10日,是故宫博物院的93岁生日。这天下午,在海淀区西北旺镇西玉河村,一场别开生面的“生日聚会”吸引了众多领导和文博界的大咖,“故宫博物院北院区项目”正式启动了。600岁的紫禁城“身外化身”,一座大型现代化博物馆将在海淀与昌平交界处现身,更多的故宫文物将在这里得到展示。

我有幸参加了这次“生日聚会”,这也是跑文物新闻以来,第八次给故宫过生日了。这里紧邻着一片湿地,空气清新,没有噪音,是个静心观赏文物的好地方。单霁翔院长说,2022年的时候,这座博物馆将建成并接待观众,想起来就充满了期待。

对未来的期待源于对北京历史文化的喜爱。在北京晨报采写文物新闻,让我有更多机会接触北京这座老城的历史文化遗产,了解它们的历史,并期待未来它们能得到更好的展示。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这一年,北京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也是成绩斐然。还记得2010年5月,我跟随政协委员走进劳动人民文化宫调研,看到这里居然还有一片“棚户区”,当天写下报道《太庙里还住着75家房客》。就在今年12月初,太庙里的住户全部完成搬迁签约,未来劳动人民文化宫将得以扩大开放面积。

还记得过去几年里,不止一次跟随文物局的领导和专家到景山老少年宫考察,专家们建议尽快将少年宫迁往新址。就在今年11月下旬,位于老少年宫的景山寿皇殿正式开放。这是北京中轴线上最后一处隐藏的皇家建筑群,开放1个月以来,已吸引近4万人次参观。

今年还是天坛作为公园向公众开放的第100年,申遗成功20年。如今,天坛内坛核心区域内的住户已完成腾退,内坛区域游览面积增加开放29100平方米,绿地面积增加25596.7平方米,天坛恢复完整性得到了又一次历史性推进。

2018年就要过去了,在北京这座老城里,以故宫为统领的历史文化遗产也都将展露新生。不久的将来,我们将会看到一座新的故宫博物院屹立在京城西北。融入了寿皇殿的新景山公园将增加更多的历史厚重感。而更加完整的太庙和天坛,也会带给观众更磅礴的气势。从此,一条越来越完美的古城中轴线将呈现在世界面前。我感觉,北京将化成一座全新的博物馆,而她的根儿还是老城。

  • 上一篇:【2018我亲历的变化】工业大院变活动中心
  • 下一篇:【2018我亲历的变化】菜场升级烟火气更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