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北京成为全国首个服务业扩大开放试点城市,开始了为期3年的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工作。经过产业开放式探索和努力,北京形成了服务业扩大开放新格局,也为国家积累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近日,5个实践案例已由商务部向全国印发推广,供各地在深化改革、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过程中借鉴。这是继今年3月向全国印发推广了一批最佳实践案例之后,北京为全国提供的又一批生动样板。
业态模式创新助推文化科技建设
在天竺综保区内的文物保税仓内,迎来了一批新入境的文物。在过去,每件文物在展拍前,都要被送到市内的文物部门进行审核,这一来回,不仅耗费时间,也承担着巨大的安全风险。但如今,文物只需躺在仓库里静待审核人员上门审核。随着关税保证保险的推出,文物出区展拍时,企业也无需再缴纳高额保证金,缴纳保险费即可。
这种“区内存储+区外展拍”的保税交易模式,赋予了文物艺术品展示交易新活力,为北京文化中心建设增添了新动能。据统计,2017年,北京海关助力海关特殊监管区内企业开展文物艺术品的境内外展示交易业务、备案展拍活动24场,监管进出境文物艺术品1104件,货值约1.73亿美元,较2016年增长42.8%。关税保证保险推出后,降低了企业出区担保费用负担的90%。
在助推科技金融创新发展方面,北京银行业将科技金融作为重要转型方向,突出专业专营,已形成辖内银行业机构“法人-分行-特色支行”组成的多层次科技金融服务组织体系。截至今年9月末,北京辖内银行业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超过6000亿元,接近2015年末余额的3倍。2016年以来累计服务科技企业超过1.5万家,其中科技型中小企业超过1.3万家。2016年以来,北京辖内银行业科技型企业贷款投放额年均增长27.65%。
企业登记实现全流程电子化
在海淀区综合行政服务中心,工商人员正在处理企业网上提交的设立、注销等申请。赢家伟业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工作人员坐在公司办公室里,就领取了刚刚颁发的电子营业执照。
赢家伟业CEO于美丽介绍,孵化器为数千家创业企业提供企业注册申请等服务,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以来,最大的变化是节省了时间和人力。“原来从线上填报到线下交材料、取营业执照,没有10个工作日是办不下来的,现在只需3个工作日。以前至少跑4趟,现在足不出户,就能拿到营业执照。”她说。
北京首创的全过程、全城通办的工商登记服务体系,实现了企业设立、变更、注销全流程电子化登记。在北京申请设立有限公司,无论注册区域及行业,均可进入网上登记申请服务平台进行全程电子化注册。
目前,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采取全程电子化登记与窗口现场办理并行的登记方式,申请人可自由选择。通过全程电子化方式办理营业执照,较传统登记流程简化了60%。截至今年11月底,已有30.22万户企业通过全程电子化系统申报,23.44万户企业获颁电子营业执照。
建标准规范助推服务品质提升
在朝阳区霄云路,一家新开业的全家便利店不仅销售热食、咖啡等食品,还搭载了打印、快递等便民服务,如今,这种一站式满足市民需求的便利店在北京遍地开花。标准化的服务源于北京在全国率先初步建立了生活服务业行业标准规范体系,使蔬菜零售、便利店、家政服务等11个行业,在经营管理、岗位服务等方面有了236个推荐使用的标准规范。
全家便利店华北区负责人吴海斌介绍,北京建立的便利店行业标准规范,对便利店的商品、硬件设施、服务质量等都有了细致的规范要求,这让企业开店有了明确的目标方向,也助推便利店行业的服务品质不断提升。
为了让营商环境建设变得更加透明,北京在国内率先建立营商环境评价机制,对各区营商环境开展评估工作。通过构建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委托第三方机构开展评估,有效倒逼各区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下一步,北京还将对标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重点从办理施工许可、获得信贷、纳税、跨境贸易等方面,进一步完善营商环境评价体系。
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北京市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分4批、以不同形式、在不同范围复制推广了试点经验,既有涉及放宽外资准入的扩大开放措施、新业态新模式创新、商事制度改革,也有涉及营商环境改革的内容。综合试点形成了一批示范性强、实用性好、市场主体反应积极的做法,强化了北京在全国服务业开放领域的引领性和示范性。(来源:北京日报 记者:马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