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市人力社保局昨天召开的“2019年激发重点群体活力带动居民增收工作现场会”上了解到,本市激发重点群体活力带动城乡居民增收工作成效显著,2018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2361元,比上年实际增长6.3%。今后还将针对技能人才、新型职业农民、小微创业者等群体重点施策,促进增收,计划到2022年,全市技能劳动者达到400万人、高技能人才达到120万人。
近年来,本市制定了《全面加强新时代首都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三年行动计划(2018年-2020年)》等36项政策文件,针对技能人才、新型职业农民、小微创业者、有劳动能力的困难群体等增收潜力大、带动能力强的人群,推出一系列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和差别化收入分配激励措施,促进城乡居民增收。
今后,本市还将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为目标,针对不同群体、不同情况具体施策,统筹推进城乡居民增收。将从薪酬提升、职业发展贯通、技能成果转化分享和培养培育方面提高技能人才待遇水平和社会地位,探索“首席技师工作室”制度,鼓励国有科技型企业针对关键岗位、核心骨干建立股权、期权、分红权等激励机制,带动广大产业工人增技能、增本领、增收入。力争到2022年,全市技能劳动者达到400万人、高技能人才达到120万人。据了解,截至去年底,全市技能劳动者总量超过330万人,高技能人才近百万人。
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三年行动计划,全面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制度,鼓励和支持职业农民、科技人员、专业人才和高校毕业生等人员到农村创业就业,多渠道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探索开展职业农民认定和职称评定试点,计划到2020年,全市新增新型职业农民6万人。
对科研人员,将扩大国有科技型企业开展股权和分红激励试点范围,加快推进北京市科技成果转化统筹协调与服务平台建设,提高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收益分享比例,加大支持和鼓励高校、科研机构专业技术人员创新创业的力度,激发科研人员科技创新活力。
对小微创业者,将进一步拓展中小资金的支持领域,扩大享受税收政策优惠的小微企业范围,加大对小微企业支持力度。持续推进“多证合一”和“证照分离”改革,引导和支持小微创业者在“双创”中实现创收致富。
另外,本市还将以完善国有企业负责人和职业经理人薪酬分配机制、推进员工持股、股权和分红激励试点为重点,加强对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激励。同时坚持就业激励和托底保障相结合,进一步加大财政支农、产业帮扶力度,促进低收入农户增收。(来源:北京日报 记者:王天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