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清明小长假期间,北京各类文化活动丰富,踏青游客也有明显上涨。来自北京市文旅局的统计显示,文旅局重点监测的161家景区接待游客人数616.5万人次,同比增长25.4%;营业收入达26688.6万元,同比增长20.9%。此外,小长假期间北京开展各类公共文化活动500余项,吸引54.7万余人次市民参与其中。
自然山水型景区客流增长6成
在文旅局重点监测的景区中,城市公园型景区游客达217.6万人次,同比增长88.0%;历史文化观光型景区135.0万人次,同比增长25.9%;现代娱乐型景区85.4万人次,同比增长29.5%;自然山水型景区34.2万人次,同比增长63.1%;博物馆型景区22.3万人次,同比增长8.3%。
节日期间的特色文化旅游活动众多。圆明园第二十四届踏青节、凤凰岭第十九届杏花节、玉渊潭公园第三十一届樱花文化活动季均吸引大批游客前往。同时,陶然亭公园还举行了“缅怀英烈寄哀思 文明祭扫寻初心”主题游园活动和“清明・陶然诗会”。李大钊故居开展“清明时节缅怀名人走进故居”主题活动,凡此种种不胜枚举。
初步统计,客流量排名前十的景区是:王府井接待100.0万人次,什刹海风景区接待45.6万人次,玉渊潭公园接待29.5万人次,故宫博物院接待24万人次,南锣鼓巷接待21.4万人次,前门大街接待21.0万人次,北京动物园接待18.6万人次,天坛公园接待17.9万人次,北海公园接待17.7万人次,颐和园接待15.0万人次。
中心城区饭店平均出租率为49.6%;近郊区饭店平均出租率为35.9%;远郊区饭店平均出租率为41.5%。郊区民俗游累计接待游客113.7万人次,同比增长6.5%;营业收入达10419.7万元,同比增长2.1%。接待量前三位的是怀柔区、顺义区和平谷区。其中,怀柔区接待游客23.7万人次,顺义区接待游客16.3万人次,平谷区接待游客15.1万人次。
500余场公共文化活动缅怀先烈
节日前夕和节日期间,全市广泛开展首都市民系列文化活动。围绕清明节主题“忆满京城 情思华夏”,全市累计开展公共文化活动500余场,参与人数54.7万余人次。
东城区第一文化馆风尚剧场上演原创大型河北梆子现代戏《人民英雄纪念碑》,该剧是北京河北梆子剧团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重点剧目。西城区举办了2019年清明・陶然诗会,以吟、诵、唱等形式,诠释清明节、追忆先贤、缅怀先烈、歌颂祖国。大兴区安定镇举办“缅怀先烈”书画展。
为深挖清明节日内涵,推动传统节日文化与现代生活有机融合,朝阳区开展“我们的节日”清明节主题文化活动,包括“走河”大运河文脉踏青活动、“梅颂”《琴芳梅兰》音乐会、“清明节・忆先贤”清明主题文化活动、清明节习俗电子图文展、北京二闸清明踏青节、青团制作工作坊六大活动板块。通州区图书馆也开展了“忆满京城 情思华夏”清明节红领巾志愿者诗会活动。
12.8万人次市民走进剧场
清明小长假期间,北京共举办营业性演出78台、256场,服务群众12.8万人次,实现票房2172.16万元。音乐会、话剧、戏剧等艺术演出精彩呈现。
北京京剧院献上了荀派经典京剧《红楼二尤》,纪念荀派艺术创始人荀慧生先生。国家京剧院则带来经典折子戏《文昭关》和《周仁献嫂》,致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忠烈豪杰。中央歌剧院交响乐团带来的《“夜之华章”中央歌剧院交响音乐会》在国家大剧院音乐厅奏响;中国广播民族乐团的民族交响音乐会《春色乐韵》和国家大剧院八重奏团音乐会《遥遥之歌》,也让观众在悠扬旋律中感受春天的气息。另外,儿童音乐剧、儿童科幻剧、儿童科普剧等少儿剧目轮番登场,吸引了众多亲子家庭观演。(来源:北京日报 记者:李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