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科技资讯 > 手机数码

挥别2018,看未来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

时间:2018-12-27

132年前,卡尔・奔驰制造出世界上首辆三轮汽车,于是,开启了汽车产业的百年历史。而在中国土地上,第一辆汽车是1903年输入的美国产奥斯莫比尔牌小汽车。如今,我国早已拥有了自主的汽车品牌,如比亚迪、吉利、奇瑞、夏利等等,同时,汽车品质也在不断提升。

挥别2018,看未来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

随着“互联网思维”的兴起,在我国土地上又诞生了一批“互联网造车”大军,尽管他们并非汽车行业出身,但对汽车产品拥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尽管目前大部分发展不错的企业卡在量产与交付过程中,至少,他们的加入为这个拥有百年历史的行业增添了新鲜的元素与创新的思维。

根据行圆产业云研究团队通过对汽车市场的全面盘点和深度分析,发布的《2018-2019中国汽车市场情况分析及趋势预测》报告,在当前的形势下,汽车厂商既需要大力投入技术创新、打造未来产品竞争力;同时也亟待升级商业模式,提升流通效率,增强商业运营竞争力。

以此推断,在2019年,国内汽车市场将形成技术+商业模式双驱动的创新趋势。

挥别2018,看未来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

《报告》中还总结了未来国内汽车市场创新的五大趋势:1.新能源化;2.智能化;3.出行服务化;4.渠道场景化;5.车辆资产化。

趋势一:新能源化

新能源无疑是未来几年内全球汽车产业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近年来,各国越来越重视环保等问题,越发觉得新能源汽车将会是未来必要的发展趋势,于是,一部分发达国家已经开始制定汽油车淘汰的时间列表,以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

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始于本世纪初。2001年,新能源汽车研究项目被列入国家“十五”期间的“863”重大科技课题。“十一五”以来,我国提出“节能和新能源汽车”战略,政府高度关注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产业化。

2008年,新能源汽车在国内已全面爆发。也使得这一年成为我国“新能源汽车元年”。2009年,在密集的扶持政策出台背景下,我国新能源汽车驶入快速发展轨道。虽然新能源汽车在中国汽车市场的比重依然微乎其微,但它在中国商用车市场上的增长潜力已开始释放。

挥别2018,看未来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已经在我国形成足够的产业规模,并一度走出国门,出口海外。以比亚迪、北汽等为代表的领先自主品牌起步较早,目前主要从中低端BEV切入市场。蔚来、小鹏、车和家等为代表的新兴造车企业则多从BEV自主研发切入,但产品定位各有不同。相比之下,上海大众、广汽丰田等合资厂商入局较晚,更多关注本土化车型的PHEV产品。

《报告》认为,我国新能源产业整体发展升级,开始从政策导向迈向市场竞争阶段。《报告》指出,从2010年开始的财政补贴政策正在逐步退坡,2018-2019年是新能源市场“后补贴”阶段。随着双积分制度推进落地,2020年补贴政策全部退出,市场进入完全竞争时代。

对于新能源车企来说,目前正面临着产品升级、竞争升级、流通升级等全方位挑战,落后企业势必将被市场淘汰。同时,《报告》从政策、产品、消费、竞争四大方面对目前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进行了总结:

政策方面:

1.补贴退坡,双积分政策实施,倒逼企业加快市场化进度

2.提高技术门槛,加强监管和惩罚力度,淘汰落后产能

3.加强充电设施建设和利用管理,优化新能源生态环境

  竞争方面:

1.补贴退出,车企将进入充分市场竞争阶段,两极分化、优胜劣汰

2.双积分政策驱动下,更多外资品牌进入中国,与自主品牌成立合资新能源车公司,竞争加剧

产品方面:

1.车企技术水平提升,产品体系渐为成熟,从低质量低价1.0产品阶段、向高质量产品2.0阶段转型

2.产品从关注三电基础部件的1.0阶段,向关注智能化、网联化的2.0阶段升级

  消费角度:

1.用户消费关注点从安全可靠等基本维度,向智能、便捷、服务等使用体验升级

2.车企通过出行服务运营提升市场渗透、探索新流通模式

趋势二:智能化

正像今年笔者在比亚迪进行采访时,比亚迪跟笔者说的一样,新能源化目前可理解为电气化,电气化之后,随之而来的就是智能化。目前,我国汽车产业,智能化与网联化融合发展,智能网联汽车将重塑整个汽车产业生态。应运而生的便是一个全新的名词“智能网联汽车”。何为智能网联汽车呢?简而言之,具备感知、计算、通讯、控制、执行、交互等功能;且安全、舒适、节能、高效行驶;并最终可替代人来操作的汽车,便被称作智能网联汽车。

挥别2018,看未来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

目前,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路径大致可分为两条:

其一,以汽车技术为主的智能化路线,比如电气化、自动驾驶、整车控制器、整车OTA等;其二,以移动科技为主的网联化路线,其中包括车联网、云计算、5G、传感器、智能语音、人工智能等。

最终,未来的交通将形成以车-人-路-云一体融合为基础,智能网联汽车与智慧交通系统相辅相成,共同构建下一代新型智慧交通系统生态。

回到眼前,2019年,相信围绕在汽车产业主要的两大技术将会是自动驾驶与5G网络,一方面,5G网络为更多智慧网联汽车提供运行的基础设施,即高速率、低延迟的无线网络,进而汽车通过传感器实时收集到的大量数据都可以更加及时地得到利用,进而优化驾乘体验;另一方面,自动驾驶目前在大多数车辆内部,已经工程实现了L2级别左右的自动驾驶功能,随着5G网络的落地,加之技术与算法的进一步提升,2019年很可能会诞生更多的L3甚至L4/L5级别的自动驾驶车辆,到那时,真的可能改变的是人类出行的方式。

截至目前,国内以造车新势力为代表的企业大多数都在努力研发自动驾驶相关的技术,并为技术在产品端的落地定下的时间表。比如,蔚来汽车预计2025年实现完全自动驾驶;拜腾则打算2020年后实现L4级别自动驾驶;车和家更为激进,其表示力求在2019年完成L4级自动驾驶样车,2023年至2025年实现大批量规模化量产……当然,除了以上三家,其他企业也都为自动驾驶的实现定下了目标,毕竟,大家都看好了改变未来人类出行方式的核心技术。

如果说,上述两点都是车企在创新与研发方面的未来趋势,以下三点便是在商业模式上的创新与突破。

挥别2018,看未来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

趋势三:出行服务化

目前,以市场数据来看,近年来除了换新潮以外,车企的销量增长点并不明朗,于是,寻找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也成为各大车企近年来主要探寻的课题之一。在即将过去的2018年中,我们可以看到,部分汽车制造商已经开始向出行服务商转型,并且,大有形成行业主流趋势的苗头。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超过18家传统汽车制造商提出向移动出行服务商转型,同时宣布推出或规划推出汽车出行业务。但大部分仍都处于探索期,尚未形成可持续的商业模式。比如国内人们熟知的神州租车、首汽约车,北汽新能源的青享出行、吉利的曹操专车等,都是随处可见的示例。

挥别2018,看未来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

对此,《报告》指出,当下,汽车使用权交易服务是出行服务商的基础产品形态,目前实践过程中,汽车使用权交易服务产品已经获得市场的验证,未来,很可能快速成为主流先进消费方式。

汽车使用权交易服务中在我国较具代表性的要数北汽新能源在2018年7月推出的新产品“租售通”,该产品是国内首个集新车销售、消费金融、租赁服务、售后回购、残值保障五位于一体的出行解决服务方案。首批产品已在全国百个城市开放,用户承担最低55元的日租金,即可获得新车使用权服务。

  趋势四:渠道场景化

传统人们熟知的汽车渠道便是以车辆为中心的4S服务模式,未来,汽车行业将开始构建以“用户为中心”的出行服务消费场景,这是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也是汽车渠道全面升级的新方向。

简而言之,近年来,随着汽车快闪店、直销店、自动销售机、汽车超市等更多种多样的汽车渠道的出现,传统汽车渠道开始面临转型。这些全新的渠道具有便利快捷、垂直社交、个性特色等更加贴近用户的场景化特性,更符合当代人的消费观念,且更能胜任汽车渠道的责任。

挥别2018,看未来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

《报告》指出,未来,获客、交易、交付、服务等职能将逐步分离,逐一演化成不同场景下的新型汽车渠道,最终实现各类渠道分工协作,更好地完成传统汽车渠道所扮演的角色。也就是说,未来,将形成各类流通资源整合、有机协作的场景化渠道体系。

趋势五:车辆资产化

不可否认,目前中国汽车市场正从卖方时代“产品+技术为中心”、向买方时代“以用户运营为中心”的产业模式升级,商业本质已经发生了变化。而出行服务迈出了产业主体持续连接用户的第一步,未来将实现对汽车全生命周期的资产运营和价值管理。

并且,以目前的技术来看,自动驾驶的落地一定将会从商业应用开始,先从封闭环境下的景区、园区、厂区等入手,代替原有的繁杂的局部交通体系。最终,或将在智慧交通系统的配合下,转化为贯穿整个城市街道、甚至城市与城市间、国家与国家间道路的无人公共交通体系,而在这一体系下,自动驾驶汽车无形中便转化成为了一种资产,需要车企或相关机构对于资产进行统一的管理。

那时,用户、车辆便会成为车企在进行汽车全周期运营中围绕的两大核心,需要以资产经营的思维贯穿全程,进行体系化布局。

挥别2018,看未来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

总结

总而言之,未来,随着技术进步和共享经济发展,更多使用权交易服务产品将落地。“以用代买”将成为汽车行业的一大主流发展趋势,也就是你不再需要拥有一辆车,你只需要在用的时候,拥有一辆为你服务的车就好。然而,驾驶的乐趣,或许就如同当今社会将骑马转化为一种休闲方式一样,驾驶、越野,说不定也将成为人们一种独特的生活休闲方式。

当然,这一些也都是对未来的一些美好想象,2019年,笔者期待看到的有这几件事:传统车进一步拥抱科技,令智能网联汽车成为一种标准配置;造车新势力可以合理解决量产难、交付慢的问题;新能源汽车可有效解决续航问题;L3级别甚至更高级别自动驾驶车辆得以初步商用。不知道哪件事可以成真呢?

  • 上一篇:2018年度高人气移动平台:高通骁龙845
  • 下一篇:雷神911GTS来袭 采用17.3英寸超大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