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北方网讯:智能制造产业是滨海新区近年来在转型升级、动能转换中重点发展的产业之一。凭借不断优化的智能科技产业发展环境,滨海新区加速聚集国内外高端智能资源,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过去的一年,新区以新一代人工智能为战略抓手,抢占产业变革制高点。天河超算、曙光信息、南大通用入选国家大数据产业试点示范项目,集成电路圆片、服务机器人产量增长1倍以上,科大讯飞、深之蓝等一批智能科技企业茁壮成长,自主可控基础软硬件产业链初步成型。
2019年,滨海新区将加快打造京津冀世界级先进制造产业基地,调整优化功能区制造业布局,提升智能制造产业等主导产业链条完整度,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为世界级城市群建设提供产业支撑。其中,新区将精心打造自主可控信息、大数据等人工智能产业链,增强智能产业的核心技术创新能力,整合提升各类平台研发转化能力,促进科技企业加快成长。
人工智能知名企业布局滨海
近一段时间,智慧滨海捷报频传,国内人工智能领域知名企业纷纷布局滨海新区,将智能滨海建设推向新高潮。
在日前举办的“IMPACT2018紫光云峰会”上,“智慧滨海”云平台正式启动上线。该项目由紫光云技术有限公司统一部署实施并提供服务,将分三年推进智慧滨海建设,并打造智慧政务、智慧经济、智慧城管和智慧民生等四大板块13个应用试点。通过“智慧滨海”云平台建设,实现“大数据一张图”支撑决策,“大运营一条链”服务产业,“大平台一张网”惠及民生,全面打造智慧滨海品牌,带动和提升滨海新区经济社会各领域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
紫光云公司总裁兼CEO吴健表示:“行业场景化平台服务是紫光云的特色平台服务。我们将城市、工业、建筑三大业务场景的共性能力进行了抽象,构建了新城市运营平台、工业互联网平台、城市建筑CBIM平台三个平台服务。”
此前,天津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与紫光集团有限公司在津签署了投资协议,总投资100亿元的半导体材料制造工厂、紫光云谷产业园两个产业化项目正式落户高新区。据了解,紫光云谷产业园总建设规模约100万平方米,总投资79亿元人民币,计划建设紫光云全国总部办公大楼、紫光科技展示中心等,依托紫光集团丰富的资源吸引上下游企业实现芯云产业的高度集聚。计划投资21亿元在津建设半导体材料制造工厂项目,一期可年产约数十亿件半导体材料元器件。工厂项目一期实现量产后,预计可实现年销售收入15亿元,税收贡献1亿元,提供就业岗位1000人。
此前,由国家发改委批复的国家先进计算产业创新中心在中科曙光天津产业基地启动,建成后将重点对接专业领域各级创新研发平台,立足突破先进计算领域核心技术,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和区域经济;由赞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资4亿元建设的天津市规模最大的互联网数据中心──赞普数据中心在天津高新区建成投用,可承载4万到7万台服务器同时运行,填补了天津市大型、高等级数据中心的空白,将为大中型互联网企业、金融、证券、政务、智慧城市等各行业的大数据应用提供高可靠、高容量、高品质的基础设施支撑环境。
天津高新区有关负责人接受采访时表示,高新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和新区智能科技各项部署工作,积极参与第二届世界智能大会,举办智能科技军民融合论坛、智能健康与医疗论坛,以产业聚焦为核心,以示范应用为主攻方向,紧抓创新企业培育、龙头项目建设、创新资源集聚和特色载体建设,不断完善产业政策环境,推动了区域智能科技产业的发展。
据了解,高新区结合区域实际基础,围绕安全可控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示范应用、智能科技产品培育、互联网大数据精准应用等四大方向,谋划智能科技发展规划。坚持以龙头企业引领,组织申报了一批智能示范项目和人工智能重大科技项目,探索开展智能科技领域新应用。同时,积极搭建人工智能产业园、智能制造集中产业园、滨海互联网产业园、富通集团智能科技产业园等智能科技特色载体,为智能科技产业提供了载体支撑。
智能制造孕育发展新动能
数据显示,在刚刚过去的2018年天津开发区认缴注册资本超过5000万元人民币的企业数量占总数的24%,多集中于新经济、高新技术、创新金融、智能制造等领域。“能够形成如此丰富的智能产业发展态势,与开发区的产业发展优势息息相关。”天津开发区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郑伟铭表示,除战略及区位优势外,开发区还拥有智力、创新、应用、配套、环境等多方面优势。仅智力优势方面,就拥有在津两院院士36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75人、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37人,京津两地每年有超过40万的毕业生。区域及周边丰富的人力资源都为开发区智能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近年来,天津开发区主动对接打造“天津智港”的发展新要求,将智能制造作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在激发存量结构升级的同时,积极培育智能制造产业新动能。经过34年的发展,天津开发区在智能制造方面已拥有了一定的积累。聚集了一汽丰田、一汽大众、长城汽车、京东智慧物流、明匠智能、德马吉森精机等一大批优质企业。围绕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天津中科智能识别产业技术研究院,开发区还培育了一飞智控、深之蓝、云圣无人机、辰星并联等一批亮点颇多的人工智能应用企业,具备发展智能产业的良好基础。
郑伟铭介绍:“去年,我们还成立了专注于‘智能制造产业’的投资促进部门,将对智能制造产业进行系统的思考,全面深入地调研,明确下一步我们到底该怎么做,对标国内先进地区,拿出真正的路线图来,持续打造良好的产业生态环境。”下一步,天津开发区将精心选择若干细分行业领域进行重点突破。聚焦人工智能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重点关注人工智能芯片、智能传感器、人工智能算法、人工智能数据等基础行业,对标智能无人机、智能机器人、智能装备、智能汽车等细分行业,深入梳理核心骨干企业,锁定招商引进和孵化培育的目标项目,形成可实施的产业发展路线图。
据介绍,目前,天津开发区正在面向智能汽车、服务机器人、工业云、人工智能算法、新材料等多个方向发展智能产业。同时,大力促进区域庞大产业存量的智能化改造。通过政策引导、企业需求对接会、技术沙龙等活动,促进区内现有制造业企业实施生产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提升区域整体智能制造发展水平。(津云新闻编辑刘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