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天津新闻

古老纺织非遗焕新生 让非遗学习成为一种时尚

时间:2019-01-22

天津北方网讯:弘“非遗”民族之魂,纺创意匠心之工。日前,由教育部高等学校纺织服装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纺织服装教育学会主办的第三届“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意创新作品大赛,在天津工业大学艺术学院进行决赛。全国共25所院校携制作类和设计类作品共349件参加比赛,参赛院校较往年有所增加,表现手法和应用技术也更加丰富。

本届大赛的主题是“弘纺织梦,筑工匠心”,目的是宣传与弘扬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参赛作品大多为服装展示、编织工艺、家纺和刺绣等,既有实物,也有设计展板,现场作品制作工艺各不相同、风格独具。选手们用心设计,精雕细琢,每件作品都充分体现出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色,通过对“‘非遗’+新时尚”这一主题的探索与诠释,将时尚流行元素融入作品,展现出了文化遗产与现代生活的完美结合。

那么,什么是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意创新作品大赛已经是连续三届在天津工业大学举办了,这又是为何?在当今人工智能浪潮中,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品会被现代机器所替代吗?如何通过创新创业与市场结合解决传承难?带着这些问题,连日来,记者走访了多位专家、从业者及学生。

非遗灵魂在学养

比赛现场,在天津工业大学艺术学院一楼展厅中,一幅名为《哈尼梯田》的作品作为装饰画挂于墙壁,吸引了众多观者驻足。该作品作者是来自广东职业技术学院的杨小凤和钟海敏,她们的灵感来自于哈尼五彩斑斓的梯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色彩绚丽、层次灵动,她们用纱线、毛线、麻布、实木框作为材料,运用打籽绣、平绣等绣花工艺,通过纱线的多样性,表达出多彩的哈尼梯田丰富的层次感,将梯田中花朵的娇嫩、泥土的厚重、水面的斑斓,用刺绣的各种技法诠释,表达它的另一种美。

像这样的作品还有很多。纯布艺制作、色彩艳丽而又美观大方的苗族手镯,用传统染色技法在废旧泡沫上绘出的形态各异的鱼,浓缩印染、手工刺绣等“非遗”工艺的招贴画“时尚与你相伴”,集中了平绣、鱼骨绣、包纸绣、打籽绣等绣法于一身的锁链,还有形似玉璧的多功能按摩颈枕,配以多款纺织“非遗”纹样加以创新的图案,背部有太阳能电池板提供震动能源……

“这些作品都出自学生之手,每一件作品都体现了创作者对纺织‘非遗’的深刻领悟和推陈出新。现代技术与‘非遗’作品的结合、传统美感与现代功能的统一,就这样体现在学生精巧的创意中。”天津工业大学艺术学院党委书记刘伟介绍说,举办此次大赛,是为了弘扬和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促进我国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推动大学生对“非遗”知识、相关技能技术、表现情感等进行积极探索与深入研究。

“工业是国家之本,文化是民族之魂。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保护的重点在于挖掘民族文化内涵,难点在于传承民族文化技艺。只有利用好现代生产科技方式,才能更好地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生活。”中国纺织服装教育学会会长倪阳生谈到纺织在“非遗”中的重要性时,强调“‘非遗’成果应用于生活、人才培养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是‘非遗’传承与创新的重点”。他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古老的生命记忆,也是这个民族满怀自信走向未来的力量之源。通过交流与展示教学成果,可增加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影响力,增强大众的普及度,进一步激发大学生对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和热爱,拉近广大青年学子和中华文化的距离,弘扬我国的大国工匠精神。

让非遗学习成为一种时尚

“保护非遗,不仅是非遗工作者的事。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要想获得真正的复兴,必须走向市场。”天津工业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徐军告诉记者,天津工业大学是我国最早开展纺织高等教育的学府之一,纺织是该校的立命之本,有义务有责任振兴中国的传统纺织技艺。自2014年开始,该校每2年一次举办“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意创新作品大赛,并邀请“非遗”领域的企业家、传承人参与,让学生们的作品得到市场的启迪和检验。在以现代纺织为特色的天津工业大学里,师生们不仅自觉承担起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责任,还走出了一条以创新促传承的新路,让古老的纺织类“非遗”在大学校园焕发出新的活力。

“‘非遗’进校园,最怕的就是‘3分钟热度’,我们希望能够让‘非遗’学习常态化。因此,天津工大结合自身的学科优势,构建了‘通识课+专业课+实践’的‘非遗’教学体系,让全校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其中,让‘非遗’学习成为年轻人中的一种新时尚。”天津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天津市人文社科重点基地副主任尹艳冰向记者介绍说,《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这门通识课已面向全校学生开设,得到了大学生们的热捧,目前已有400余名学生选修了该课程。此课程涵盖了设计、研发、营销、管理、贸易等多学科专业内容,由来自不同学科背景的10名教师共同讲授,目的是让学生在感受纺织非物质文化遗产魅力的同时,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

例如,艺术学院鼓励学生在参加设计赛事时运用“非遗”元素,作品屡获佳绩;纺织学院开设了“产品设计与工艺”“艺术染印技法”等实践课程,至今已获得100余项奖项;经管学院组织学生申报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并荣获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经济研究成果奖等大奖。

此外,学校还开设了多门与该通识课相配合的专业课。如艺术学院开设了《服装设计》《服装配饰》等课程,纺织学院开设了《织物图案设计》《纺织品艺术设计》等课程,培养纺织非遗设计和研发人才。

培养“非遗”人才,实践环节也是必不可少的。比如,艺术学院培育了以“非遗”为主题的创意方向并出版了相关教材,为学生和纺织“非遗”企业搭建桥梁的创业网、大学生作品交易平台也已进入实施阶段;纺织学院指导学生进行蜡染、扎染的作品制作,利用国内外纺织品面料设计大赛平台,指导学生制作完成纺织品面料、花形设计作品。

尹艳冰表示,把“非遗”课程纳入国民教育,应该关注研究、保护、管理,学习系统的“非遗”理论知识,而不仅仅是某种具体的技艺。纺织“非遗”教学体系的建设,不仅满足了学生对“非遗”知识的渴求,也打破了工、理、文、管、经、法、艺的学科界限,使学生可以自由选取感兴趣的内容做深入的学习和研究,调动了全校学生广泛参与纺织“非遗”创新的积极性。

织绣印染绫罗绸缎科技再现纺织辉煌

传承“非遗”,不但要延续其文化内涵,更重要的是赋予它们在新时代的创新生命力,在技艺传承中重新定义时尚新内涵。

2013年4月1日,全国高校首个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研馆在天津工业大学正式落成并投入使用。该馆占地300平方米,通过声、光、电等先进的多媒体技术,运用实物、3D体感技术、视频和图片等手段,用全新的方式演绎纺织服装新内涵,生动展示了中国传统的织、绣、印、染,绫、罗、绸、缎及民族特色服饰等65项国家级纺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源远流长的纺织文化与技艺,让参观者重温璀璨的中国纺织服装文化。该馆的设计方案荣获了第十五届中国室内设计大奖赛学会奖。

走进该学研馆,不少参观者会为其中丰富的展品和现代化的科技手段所折服。学研馆以“纺梭”为主题,分为传统、继承、创新三大区域。无论是传统区流光溢彩的绫罗绸缎,还是继承区作品古与今的碰撞,抑或创新区的数字化演绎,都力图从视觉、听觉、触觉打破传统博物馆的沉闷与单一,凸显“学”“研”特色。

“N-show”3D体感试衣镜是该学研馆里的“明星”之一,几乎每个参观者都会被3D体感试衣镜吸引住,驻足在镜前操作体验。

据学研馆相关负责人介绍,“N-show”体感形象搭配系统可应用于民族服饰以及服装设计专业学生的成果展示,给观众、专家、学生带来全新的体验方式。“N-show”3D体感形象搭配系统整合了体感、3D和AR增强现实技术,可以智能识别各种身材。使用者无需借助任何介质,只需用双手隔空操作,在屏幕屏上选择喜欢的服装和配饰,“N-show”就能自动扫描人的身体,将服装、包、配饰等准确地为使用者“穿上”,3D效果像真实的服装那么逼真,使用者扭动腰身,身上的衣服和配饰会随着身体360度转动。使用者还可以即时拍照,通过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与好友分享这些照片。

“学研馆不但功能创新,而且建设方式很有特色。”徐军说,馆中大部分展品都是该校学生收集整理出来的,同学们既当老师又当学生,参与“非遗”学研馆建设的同时,也加深了对“非遗”的兴趣和了解。一些学生利用假期、采风和社会实践的机会,或搜集纺织非遗实物充实馆藏,或前往纺织非遗所在地做深入调研获得新知,或潜心学习非遗技法传其衣钵……例如,经管学院国贸研究生陈丽娅曾利用暑假,辗转千里来到贵州省的凯里市和毕节市,了解苗族服饰的制作工艺、工具、流程和现状,拍摄了300多张图片,并制作成视频短片,带回学研馆,供师生们学习和研究。

除了实现博物馆展示功能,该馆还强化了学习、研究和实践平台的功能,以促进“非遗”后备人才的培育。开馆5年多的时间,已有万余名学生来馆里学习和研究。这里已经成为学生了解纺织非遗知识的重要窗口,甚至吸引了一些校外人士慕名前来参观。

对此,刘伟表示,把纺织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教育内容,让青年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成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坚定的继承者和弘扬者,这也是大学应肩负的培养人才的使命。(津云新闻编辑曲璐琳)

  • 上一篇:春运首日铁路客流现小高峰 高铁普速都加开
  • 下一篇:“非遗”传承人培训 办学重在“授人以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