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协同发展五周年――擘画新格局
天津北方网讯:为了全面提升本市地震灾害防治能力,有效防范、化解潜在地震灾害风险,天津市政府日前出台意见,明确到2020年全市整体具备综合抗御6级地震的能力,当遭受达到设防烈度的地震影响时,基本不会出现建(构)筑物倒塌和较大人员伤亡情况,生命线系统能正常发挥功能,社会基本保持稳定。
建立全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基础信息数据库,分类开展建筑工程结构抗震性能评价。结合市区棚户区改造行动计划等,对未采取抗震设防措施、存在抗震安全隐患的既有房屋建筑、生命线系统、工业设施等工程,组织进行抗震性能安全鉴定,分期分类进行加固或结合土地整理进行征收。
发布实施配套管理办法,利用公园、广场、学校、体育场馆和人防工程等公共服务设施,开展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完善地震应急物资储备和调拨机制,加强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伍的建设和作训管理,落实应急救援综合训练场地,建设集专业教学培训、训练演练和装备维护保养于一体的综合救援训练基地,提升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伍的专业救援能力。
研发地震超快速报系统,实现震后30秒快速发布地震信息,通过广播电台、网络等渠道,向社会公众提供信息化、智能化服务。依托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利用3至5年时间,推动组建形成京津冀地震监测预警“一张网”,在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开展预警信息发布终端示范点建设。有序推进在街镇、园区、行政事业单位和企业建设地震预警信息发布终端,形成覆盖全市的地震预警信息发布网络。
建设地震监测预警信息服务系统,与市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无缝对接,快速发布地震预警信息。出台天津市地震预警管理办法,建立地震预警信息秒级产出、审核、发布机制,规范地震监测预警系统规划、建设和预警信息发布及响应,有效发挥地震预警的减灾作用。(津云新闻编辑李松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