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天津新闻

乡村振兴战略向纵深推进 三产融合让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时间:2019-05-30

天津学懂弄通做实十九大精神网上学校

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 学懂弄通做实十九大精神

天津北方网讯:潮白河畔,千亩稻秧,迎风摇曳。

“速度要快,还要保证秧苗垂直度。”随着一声令下,7名来自市区的游客和1名村民在数百名围观群众热烈助威下,兴致勃勃地开始首场插秧比赛。5月19日,宝坻区黄庄镇小辛码头村呈现精彩一幕。

“想不到,种了一辈子庄稼今天还能这样种回水稻。”喜笑颜开的村民李占民不仅迎接游客的挑战,还是游客的指导员,手把手教大家插秧苗。地处水稻之乡的小辛码头村入选全国最有魅力的旅游特色百强村,至今已连续举办九届“插秧节”活动,深受市民游客欢迎。

如今,全市拥有小辛码头村这类休闲农业示范村庄243个,休闲农业示范园区22个,休闲农业综合年收入超百亿元,增幅达20%以上。大力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已成为我市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然途径和战略选择。

“中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第一条就是产业兴旺。从我市和各地的实践看,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有助于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带动更多资源要素进入农业农村,促进经济、生态、社会、文化价值有机整合,提升农村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市农业农村委书记、主任沈欣说。

越来越多的农村决策者认识到,实现高水平的产业融合发展,仅满足于简单地搞个农业采摘或农家乐什么的是不够的,必须紧紧依托天津特大城市的产业基础和综合优势,积极拓展都市农业功能,推进休闲农业、观光农业、农产品加工、农业产业化经营,推动文化、教育、康养、金融等融入农业发展。说白了,就是要大力发展新业态、新模式。

拉长产业链。绿色发展理念植入农村产业融合全过程,围绕种养环节,向上下游伸延,构建集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等为一体的农业全产业链。880家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创产值3600亿元,形成以粮油、肉类、奶制品、水产品、果蔬、调味品为特色主导产业的加工体系。

讲好品牌故事。农口持续实施的品牌强农工程,催生出“三品一标”认证农产品1800个,其中83个荣获首批认定的“天津市知名农产品品牌”。小站稻、沙窝萝卜、七里海河蟹等知名品牌纷纷在全国农交会、京津冀品牌农产品产销对接会等各类大型展销活动上亮相。2000多种津牌优质农产品抢占电子商务平台,通过网络进入千家万户。

推进城乡互动。以特色产业为支撑,加强工业和农业、城市和乡村的渗透融合。集现代都市农业功能于一体的齐心庄园,展示乡村文化元素的众耕农庄,团山子梨园、八门城水稻等中国美丽田园,小穿芳峪乡野公园、京滨玫瑰庄园、花漾年华主题乐园等一大批特色小城镇和田园综合体初具规模。

强化龙头带动。213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2282家农民合作社、443个家庭农场,这些发展壮大的新型经营主体吸引70%以上普通农户进入产业化体系,带动农民向优质、高效农产品生产转型,促进农业产业链延伸增值和产业集群发展。

由国家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梦得集团公司与滨海新区大道口村共建的“奶牛公社”,托起“三金”农民:以租赁方式流转整合土地近6000亩,农民每亩可获租金500元;通过“奶牛托管养殖”模式,每年向参股饲养奶牛农户返还收益6000元;通过劳动力转移就业,进入集团公司工作的农民成为享有薪金的职业农民。

三产融合,联农强农。

村企合作出的新路子为津郊乡村振兴提供一个样板。大道口村干部刘慕革感慨地说,“龙头企业与农民个体建立了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实现了有机衔接,双方互利共赢!”

三产融合,活力四射。

一样的土地,不一样生活。津郊沃野上,观光温室大棚、乡村农家院、农产品加工厂、物流仓储基地、田园综合体等新型农村经济设施如雨后春笋,遍地崛起;成千上万的农民变身为拿工资的工人、厨师、农机手、技术员、服务员、导游员等等。职业农民的新身份,不仅拓宽了千村万户增收渠道,也改变了世代农民的传统生活方式。

当前,我市农业发展已经进入新阶段,亟须在质量和效益上实现较大提升。沈欣表示,“多业态并举、农村与城市交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格局正在形成,真正展现出农村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的美好前景。”(津云新闻编辑李松达)

  • 上一篇:加快落实习近平主席贺信重要要求 天津智能商贸物流服务百姓生活
  • 下一篇:农村环境清脏治理工程持续推进:没有好环境 谁还来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