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北方网讯:《中国青年报》昨日头版刊发文章,介绍天津大学在过去的7年里,有462名选调生赴基层就业的情况……
25岁的孙梦宏有着比多数同龄人更丰富的经历,她当过西部计划志愿者,也做过国际汉语教师,从天津大学研究生毕业后,她选择当一名基层选调生,去西藏实现自己的青春价值。
与她同年研究生毕业的芦寿青,放下了满脑子的创业梦,到黑龙江省基层体验农村的生活。
他们的同学骆胤成则去了云南,他想把这段青春时光交给散落在一座又一座大山深处的农家。
如今,越来越多从四面八方挤进象牙塔求学的年轻人,和孙梦宏们一样,不再只盯着“北上广”的光鲜高薪工作,选择把自己的人生半径拉得更长。
“家国情怀”是天津大学每名学生都要上的毕业一课。在过去的7年里,天津大学有462名选调生赴基层就业。仅2018届毕业生中,就有206名同学选择到祖国的小角落扎根,人数较2017年增长133%。为了引导学生了解基层、选择基层,天津大学从2017年起开始组织“青苗工程”专题培训班,受益人数超过1000人。
当真正投身到祖国那些偏远贫瘠的土地上时,这些刚出校门、没有工作经验甚至连农村都没去过的年轻人发现,那些遥远的地方并不是想象中的“诗和远方”。
“美丽诱人”是喜欢冒险的孙梦宏曾经对西藏的想象。这个在繁华大都市长大的女孩,如今是西藏昌都市察雅县的一名工作人员。一个数据需要反复核实,一份材料常常改上三五遍,在琐碎的日常工作中,她明白“为人民服务不是一句空谈,唯有踏踏实实工作,才能更好地解决老百姓的具体问题。”
骆胤成从今年2月底开始驻村扶贫,饮食不惯、住宿不便、语言不通、理念不同……这些都让他深刻体会到了基层扶贫工作的繁重,也体验到了应付各种表格的疲惫。他几乎每天都要工作到凌晨两三点,一大早起来又得翻山越岭入户调查。在两个月的基层扶贫工作中,骆胤成入户核查了596户。这样的经历也让他真正明白,扶贫工作人员必须驻村、入户调查,才能了解实际情况。
摘自《中国青年报》5月27日一版(津云新闻编辑李松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