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行业困境的倒逼,还是相关企业想把握机会,2014年的钢铁电商行业实在太“火”了。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全国有超过170家全新的钢铁电子商务交易平台。而行业内不少人士都认为,在我国钢铁行业巨大产能的支撑下,未来钢铁电商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然而,一面是各电商热火朝天的市场扩张,彰显着这个新兴的行业多么欣欣向荣,一面也不断有不和谐的声音传出,透视着这个行业的竞争多么激烈。近期,有关某上市公司旗下钢铁电商平台涉嫌交易数据造假的信息,一度引发了业内外对于钢铁电商新一轮的讨论。
时至今日,什么是真正的钢铁电商?作为传统的重工业行业,钢铁行业对电商是否有认知上的误区?我们应该如何拥抱电商时代?近日,记者就上述问题,采访了找钢网CEO王东,请这位业内人士“答疑解惑”。
找钢网创始人、CEO王东
电商的概念来自资本市场
据王东介绍,钢铁电商属于钢铁互联网的一个新支。钢铁互联网诞生的时间很久,在2011年以前主要有钢厂销售信息化(包含竞买竞卖模式等)、仓储物流信息化、行业资讯信息服务、远期电子盘四大种类。但钢铁电商的诞生比较晚,标准意义上的钢铁电商诞生时间是从2011年以后开始的。
2011年以前,不少钢铁互联网公司进行过钢铁电商的积极尝试,但由于当时钢铁处于明显的卖方市场,钢厂和长协户在市场中占据强势地位,所以这些尝试基本没有开花结果。2011年以来,钢铁逐渐进入买方市场,特别是2012年以来,钢铁行业开始进入一个自上而下追求高周转的环境,在这种环境下,真正意义的钢铁电商才应运而生。
钢铁电商,顾名思义,是经营钢铁的电商。那么什么是电商呢?王东认为,电商的概念不仅仅是“电子化的商务”这么简单,电商是一个来自资本市场的概念。
据介绍,电商的概念最早来自于美国资本市场,以亚马逊和Ebay为代表,换到国内的标准电商即是京东、天猫、淘宝、1号店、凡客、唯品会、聚美优品等等。电商本质上是一个商家,其存在的主要理论基础是能够快速帮助供应商在合理的价格层面上出货,达到为供应商占领更多市场份额和稳定市场价格的目的。在这个理论基础上,电商才能获得上自供应商下自买家的支持和对其黏度。从国外和国内电商的发展史来看,任何行业里,电商的崛起一般会引发下游订单的快速集中和上游供应商的市场化兼并重组。
电商认知存在五大误区
“电商就是卖货的,真正的电商,定位就是这么清晰和简单。”但是王东认为,作为传统行业,目前钢铁行业对于电商的认知还存在较大的误区。
误区之一:把钢厂的销售管理信息化当做电商。
王东认为,钢厂是生产厂家,电商是帮助钢厂生产的货物进行销售的商家,厂家和商家完全是两个概念。电商注定要靠经营很多钢厂的货物来形成规模性优势整合市场,来满足大量买家对不同钢厂货物采购的需求。钢厂自建的信息化管理工具很难引入更多的同行入驻,达不到未来的规模化优势,也无法满足大量买家对不同钢厂货物的采购需求。就算是多个钢厂进行协议整合,其运作过程也将会很漫长,经营效率难比单一的第三方电商。
据王东介绍,从国外到国内,自电商诞生以来,除了苹果手机和小米手机外,极少有厂家自建电商成功的。而苹果和小米,也是因为其强大的个性化品牌和不断迭代的产品及产品附加商店服务等功能所导致,这点是钢铁这种标准的基础的工业原材料根本无法比拟的。“钢铁不具备时尚性、个性化等因素,厂家想通过产品迭代来操控市场的能力几乎没有。所以说,钢厂应该主动拥抱电商时代,积极和真正的电商合作,从定价、结算、货物流转等方面积极的寻求和电商的接轨,这一方面符合钢厂自身的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也符合国家政策精神。”王东认为。
误区之二:把远期电子盘理解为电商。
电商必须是现货或者定扎类产品的交易,真正的电商不会参与任何与金融属性有关的交易。京东商城推出的京东白条和阿里巴巴推出的阿里小贷,这两种金融产品和钢铁行业一直讨论的订单融资和动产质押在线融资等等,不是一个概念。前者是标准的互联网金融,利用对买家长期的采购数据进行BI分析来建立新的有别于银行的征信体系,而后者就是传统的金融服务。
误区之三:把仓储加工信息化理解为电商。
“电商本身是一个商家,其存在的根本原因在于能够帮助钢厂销售,不具备销售能力,一切都是空谈。”王东认为,京东商城成立很多年后才开始投入做仓储物流,那是因为他们的销售规模已经大到传统的仓储无法承接增长的巨大订单了,所以不得不自建高智能化的仓储,而钢铁行业还远远没到那一步。随着行业下行,大批的仓储都处在闲置亏损状态。
“事实上,在我看来,很多企业在智能化仓储方面的努力很可能是在做无用功或先驱。仓储和加工的在线化必须要围绕订单流产生,订单流没达到一个级数,智能化的仓储只是一个‘漂亮的花瓶’。仔细研究亚马逊和京东的发展过程,能更深刻理解订单流与仓储物流的关系。”据王东介绍,找钢网的董事会成员有两个席位同时也是京东的董事会成员,所以在这方面的理解会更加深刻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