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历史话剧《商鞅》作为上海话剧艺术中心2017原创演出季重头戏,今晚起将亮相,这也是《商鞅》走过的第21年。3月5日结束上海9场演出后,《商鞅》3月15日将登陆北京国家大剧院,连演4场。
每个细节都要到位
1996年,由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创排、陈薪伊导演的《商鞅》轰动一时。该剧从商鞅呱呱坠地一直写到他被万箭穿心而死,集中展示他在短短19年里使秦国日新月异的奇迹,刻画一位内心丰富的改革家形象。然而许多观众不知道的是,“这是一个酝酿了七年(1982年―1988年)方才写成的剧本,也是一个被搁置了八年(1989年―1996年)才付诸演出的剧本。为了让它能够登上舞台,它几乎走遍了中国的知名剧院,最后才在上海登场。”编剧姚远在首演后写到,“我始终相信《商鞅》不会过时,尽管它已经被搁置了七年,因为它写的是历史,写的是人生,写的是中国千百年来一直凝固着的一块文化。”
2017年《商鞅》新一轮演出由陈薪伊任总导演,汇聚上话老中青三代优秀演员,上话导演周小倩负责复排,“坐在观众席审视彩排,我还是忍不住想,《商鞅》实在太经典了,剧本好、导演好、演员好、台词好、舞美好,‘恃才者傲君,无能者逢迎,仁义者乱法,奸恶者殃民。此皆为君之所患,国之大害。’这段台词被印在《商鞅》艺术衍生品上,深受欢迎。有的观众看了七八遍,不过瘾。这次《商鞅》在北京演出,我听说票已经售罄。”本轮《商鞅》演出有青年演员加盟,周小倩连谢幕环节也排了好几遍,“不能有一丝一毫的怠慢,否则就不是陈薪伊老师的作品了。21年前我们花那么大力气排演这部戏,21年后,每个细节都要到位。”
每个版本都在升级
1996年至2003年,《商鞅》 经历百余场演出,足迹遍及上海、北京、广州、南京、深圳、香港、台湾地区,还在新加坡等国演出,获得众多好评,观众数量超过十万人次,获文华奖、曹禺戏剧文学奖、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主演尹铸胜因“商鞅”一举成名,囊括戏剧梅花奖、白玉兰戏剧表演奖、文华表演奖等,娄际成、张名煜、杜冶秋等老戏骨已是花甲之年,在剧中扮演重要角色,堪称众星捧月;当年的青年演员田水、徐峥、周小倩、郝平、马伊 等如今已是行业中流砥柱。2007年,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总经理杨绍林大胆决定启用新人重排此剧。经过角逐,魏春光、孙宁芳、孙艺洲等成为“青春版《商鞅》”演员,平均年龄不超过26岁。2015年,为纪念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成立20周年,上话以豪华阵容重排《商鞅》,除邀请尹铸胜回归舞台再现经典外,由青年演员刘鹏接棒商鞅这一角色。2016年,为庆祝美琪大戏院重建开幕,《商鞅》作为开幕大戏再度复排。
21年前周小倩在 《商鞅》 首演中扮演姬娘,如今既做演员、又做导演,她见证了每一版 《商鞅》。“陈薪伊老师的思想在不断更新,每版都在升级。每次排戏,陈老师会根据演员状态做微调。21年,《商鞅》演了15轮,报送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又做了大修改。有些戏复排,演员可能只需要5天,重温台词、熟悉走位。但《商鞅》需要一个月,每轮演员更替,我们也会保留七八成上一轮的阵容。”
《商鞅》在北京国家大剧院演出,新老“商鞅”轮番上场,尹铸胜与刘鹏各演两场。巧合的是,他们都来自西北,都出身于艺术世家。周小倩介绍,“《商鞅》 是一部具有特殊风格感的作品,洋溢着意气奋发的锐气。两位主演各有所长。我们会提醒尹铸胜更有活力,而刘鹏更需要注重思想表达。一个好戏永远不会过时,经典不会过时。”(解放日报 记者诸葛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