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上海新闻

在课堂,体会中华文化的力量与美好

时间:2017-04-10

  过完年,开学第一课,嘉定区马陆育才联合中学学生小洲从老师手里接过三个“大红包”:“知礼明义”红包――一把直尺,寓意以此丈量进步,规划未来人生格局;“书香气华”红包――一份阅读书单,希望他多看书拓展视野;“勤奋进取”红包――一张奖状,上学期学业有了提升,激励他再攀新高……

  “我们为每位学生都准备了这些”,忙着发红包的校长李毓说,“学校将传统习俗与学生学习生活相结合,增加学生关于传统年味的体验,也意在传递中国传统文化,让孩子们更加知礼明义。”

  课堂,学校教学主渠道,应让更多学子在这里体味中华传统文化的力量与美好,是上海教育各方共识。小小课堂里,学生与中华上下五千年,来一场“心灵对话”。

  古诗词教育发扬中国诗教传统

  上学期,华东师大二附中附属初级中学九年级同学们,经历了一堂特殊语文课:学文言文,先画一张古人“情感曲线图”。

  原来,他们正上苏轼的名篇《记承天夜游》,授课老师殷秀德布置这一课堂作业:在字词句理解的基础上,试着分析一下这位作者的情感变化轨迹,分组上黑板画图比较。起初不知所措的学生在殷老师的引导下,从字里行间一点点寻找线索――“文中‘欣然’,不仅是心情好的意思,古语里还有 ‘一下子高兴起来’ 的意味,那么,之前的心情如何呢?”“寻访朋友的过程中,用了一个‘亦’,是不是表达了苏轼对友人心有灵犀的欣慰,体会一下,这种情感无需表达在外,普普通通一个‘亦’字,尽得个中滋味……”这堂课气氛格外热烈,许多学生下课后还在争论着,到底这个阶段是啥情绪。

  “语言文字是文化的载体,而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血脉所在,”殷秀德老师是闵行区教育学院初中语文教研员,常到基层学校上课,他说,“古文教学不应停留在字词理解,应该与现实生活建立关联,让学生认识到传统文化非常强大的力量。老师也应该想各种方法,为青少年与几千年前的古代名家们建立‘对话平台’,体会他们所处的时代脉动,感受那份穿越时空的家国情怀。”

  市教委教研室副主任谭轶斌介绍,上海中小学古诗词教学呈现出可喜面貌。很多语文教师注重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抓住重点意象,体味作者情思,感悟美好意境,品出情趣理趣,涵养品德性情。不少老师引领学生用语文的方式参与各种传统节日活动,叙写节日生活、表达节日风习、述说节日源头等。老师们还采用组内讨论、组间辩论、全班交流、角色扮演、档案袋等多元化方式予以评价,以增强学生古诗文学习的趣味性。很多中小学还开设了和古诗文阅读有关的校本课程。“从某种意义上讲,古诗词教育就是将中国的诗教传统发扬光大,”谭轶斌说,古诗词教育一定不是字字落实,句句过关,也不是仅仅强调审美体验,还要强调人文化成、价值培养,培养学生健康和谐的人格。

  长宁区教育党工委、教育局颁布实施“中华经典诵读”课程指导意见,要求小学阶段保证用每周一节课的课时将经典诵读落实在快乐拓展型课程中,初中阶段将经典诵读融入“阅读领航”及文化、艺术、德育等各类课程中,幼儿园则将中华经典诵读融入幼儿一日活动中,高中阶段积极探索经典诵读活动与基础型、拓展型和研究型课程的多元整合。

  所有科目都有传统文化切入点

  “有位毕业很久的学生告诉我,至今仍全部记得赵老师当时课上讲的小故事,”上师大附中地理教师赵禧琳说。他认为,教育的进程,不仅是教授知识,更是一种文化的熏陶,这个过程不局限于语文科目,在物理、化学、数学等理科的教学中,同样能让青少年看到传统文化中熠熠生辉的东西。

  那位毕业生提到的小故事,其实是赵老师上课时特别讲的地理学科史,以及中国历史上地理相关的小花絮。举例来说,讲到月球,赵老师会问学生,知不知道月球背面有五座环形山分别以中国人的名字来命名? 下转5版  (上接第1版)学生们往往只猜得出有“祖冲之”,可当他报到“万户”的名字时,大家都懵了,没人知道。他这才开始细细讲解这位被称为“世界火箭鼻祖”的中国人故事。“所有科学的发展,都离不开人文精神的支撑。何不在潜移默化中,将这些中华文明中的亮点传递给学生?”

  业内专家指出,所有科目都可以引入许多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切入点。几十年后,或许学生不记得所学过的知识点,但是在课堂上接受的中华文化潜移默化的熏陶,将随着时间推移,愈加深沉,永远留在他们的心灵深处。

  近年来,上海始终把凸显德育核心地位、深化学科德育理念作为课改的应有之义,坚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充分挖掘各学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内涵,梳理形成了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学段重点内容及教育水平描述表,着力引导各学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开展家国梦想教育、社会关怀教育、人格修养教育,使广大学生有敬畏、能担当、讲节操、重坚守。

  拓展课程将文化“种”进心田

  过年这几天,每逢有客人来,徐女士特别“扎台型”,原来在黄浦区回民小学读三年级的女儿徐维佑自从在校上了少儿茶艺课,已经练得有模有样。客人一来,自觉拿出一套茶具,洗茶,泡茶,醒茶……一系列动作标准完成,笑眯眯给叔叔阿姨奉上一杯热茶,博得满堂夸奖。

  1999年起,黄浦区回民小学启动每周一次的茶艺课,已经上了18年,全校一到五年级,所有孩子都有机会深入体验、学习中华茶文化。在专用的茶艺教室中,他们不仅学习各种茶出自哪里、生茶熟茶怎样区分,更习得茶礼。“客来请上座,我来泡杯茶,先把心放平,再把身放正,备具迎嘉宾。首先烫杯器,置茶二三克,一比五十好,高山出好茶,云雾出名茶,用水无异味,山水为上品……用心泡好茶,衷心表敬意。”一首名为《礼乐小茶人》的茶谣,全校传唱。

  “在课堂上让学生深度接触茶文化,希望以此滋养品行,以美启德,塑造人格,”校党支部书记方茵说。据了解,茶文化的浸润,已经从课堂延伸到校外,“让我为你奉杯茶”,成为校内传统文化品牌项目。教师节,孩子们为老师奉上敬师茶;敬老节,孩子们又为社区的爷爷奶奶们奉上杞菊延年敬老茶……

  中华优秀文化的种子,在各类校本拓展课程里,无声“种”进学生心田,生根开花。马陆育才联合中学王新老师,担任学校校本课“竹刻”指导老师已经十几年了。开学第一天上午第三节,六年级六班的课,复习上学期理论要点后,学生迫不及待追问“什么时候能真正开始刻呀?”“不急,竹刻要学好,关键要看耐心。”王老师微笑着说。

  嘉定素有“竹刻之乡”的美称,以明代朱松龄为代表开创了“嘉定派竹刻”。如今这份技艺已经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而对其的传承未曾间断。在学校,由此生发“竹文化”、“竹精神”,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适合发展。

  王老师印象最深的学生,是两年前毕业的小巍,他在校时性格内向,文化课成绩不太理想,接触到竹刻课以后“一见钟情”,连带着自信也提升起来。毕业时他的爸爸妈妈跟王老师商量,最终支持孩子带着竹刻的基础技术,报考上海工艺美校。王老师说,学生找到了梦想的方向并为之努力,是当老师最幸福的事。(解放日报 记者彭德倩)

  • 上一篇:申城更多公共场所装备“救命神器”
  • 下一篇:“从轻定义”装置艺术在沪开展 倡导现代人回归生活本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