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参事、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名誉所长夏斌
中新上海网3月2日电(记者 姜煜)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日前举行2017宏观经济发展论坛,国务院参事,当代经济学基金会理事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主席夏斌解读了2017宏观经济发展趋势。
“中国近十几年的发展实在太快,用外国经济学者语言讲,人类经济史上前所未有的13多亿人口、连续30多年、年均9.8%的增长,这是人类经济奇迹。”夏斌说,中国的GDP2016年突破70万亿,对2016年全球经济增长贡献度超过30%,对全球增长贡献度而言,已持续了从2009年以来的世界第一纪录。从宏观经济总量看,中国已是全球经济增长实实在在的增长引擎,是世界经济发展最大的推动力量。
夏斌称,中国经济最近一个长周期的奇迹,不排除有 “超级繁荣”的因素,即有部分偶然的因素。长期的快速发展,从根本上得益于中国人口红利和改革红利,这是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内部因素。而本世纪初的美国宏观政策失误,特别是2000年互联网泡沫和其后的13次降息房市泡沫,制造了世界第一大国“寅吃卯粮”的超大消费市场,为中国经济曾经的“超级繁荣”提供了空前的外部需求。中国两大红利的释放正好踩上了历史这一点。
夏斌早在2011年就认为,未来中国的经济必然呈下滑的趋势,这不单是周期的问题,是中国内在的经济结构所决定的,以出口投资为主导的发展方式,必然不可持续。如果看不到这一点,采取相反的政策,只能埋藏新的隐患。对此,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从市场到投资者,都必须保持清醒的认知。他认为,当今中国经济内、外部环境的变化看得更清楚了,“高速增长”不可持续,经济调整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逻辑。
首先,全球经济还没恢复,特别是以特朗普为代表的贸易保护主义带来的麻烦,出口对GDP的拉动仍然处在几乎零与负之间。其次,居民消费率的提高缓慢,每年也就0.5个百分点左右。投资分三块,占1/3以上的制造业投资产能过剩严重,去年个别月份投资增长率为负,全年8%左右。基础设施投资,受地方债务风险压力,投资率不可能大增。 房地产投资很微妙,去年反弹一下,也就6%左右。 “所以整个投资也不可能维持起初繁荣时期约30%的增长”,夏斌说:“因此,整个经济增速的下滑是合理的、必然的”。
就中长期而言,中国依然具有从供求两方面看明显的增长潜力,高储蓄率、人口优势与巨大的城乡差距;6.5%仍是大国经济体中绝对高增长;中国正逐步成长为世界第一大消费市场。中高速增长本身又意味着为逐步解决自身问题提供了财力的支撑。夏斌认为,只要坚守好“底线思维”,既防止大范围的失业浪潮,又做好防范系统性风险爆发的各种准备,中国经济是仍能继续稳定发展的。
夏斌对2017年经济形式的判断是:调整转型的逻辑没有变。尽管经济形势出现了好的趋势,新旧动能在转化,需求结构、产业结构、工业结构、利润结构、单位GDP能耗等很多方面都在向好的方面转化。2016年中国经济走的很不容易,但总体上还是不错的。2017年的发展逻辑没变,一是因为市场出清过程未结束,还需一段时间;二是民间投资予期还仍未看好;三是货币供应未回归常态。(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