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实体企业经营成本问题备受关注,上海情况如何?最近,上海市统计局提供的数据显示:2016年全年,上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收入中成本为79.9元,同比下降1.2%,比全国低了5.6元。
众所周知,上海地价租金、劳动力价格、生活成本相对较高,受成本制约,制造业占GDP比重在持续下滑。可为何全年统计中,“上海制造”成本占比反而比全国低上不少?这组令人有些意外的数据,是否与一线企业经营者的感受一致?
对此,本报记者访问统计部门、相关企业和产业研究者,探求当下“上海制造”成本占比下降的真实原因。
多重因素推动成本整体下降
去年“降成本”成为中国经济热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收入中的成本”,这一反映企业经营成本的统计术语,屡屡出现在宏观经济数据发布会上。
“这里说的‘成本’,指的是企业主营业务的成本。”统计专家介绍,它主要包括原材料和人工等成本。
统计专家补充,“成本”前加上了“每百元主营收入”,表明该数据显示的是企业主营成本在主营收入中的占比。“因此,该数据下降,可能是企业的主营成本下降,也可能来自主营收入增长,去年上海两方面同时出现积极的变化,使得该数据降幅明显扩大。”
数据分析显示,2016年上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成本同比下降0.8%,原材料价格总体下降,部分抵消了劳动力、土地租金等价格的上涨。去年上海政府部门切实为企业“降成本”,社保费率下降、用电价格下调等措施落地,均对成本下降产生积极影响。
“上海工业企业,普遍对危机有充分的认识,去年一些领军企业花大力气优化管理和生产流程,减少浪费,降低成本。”统计部门指出,去年上海的钢铁、石化、集成电路等行业领军企业成本下降幅度非常明显。
比如,宝钢股份在去年年初“钢铁寒冬”中定下削减40亿元成本的“大目标”,通过人员机构精简、管理成本削减、产品结构调整等途径,最终全年实现降本58.5亿元。当全年钢铁行业价格回升、需求回暖之后,公司降下来的成本随即转换为利润空间,全年利润创近年来最佳水平。
“上海工业企业成本下降,与上海金融中心的特征也有高度关联。”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产业经济系副教授刘明宇指出,相比全国,上海工业经过多轮转型,劳动密集型企业大多转移或被淘汰,留下来的大型企业以资本密集型为主。因此,相比人工成本,财务成本对这些企业的影响更大。
“上海金融机构丰富、要素市场集中、融资渠道多样,金融创新工具可以为大型工业企业降低融资成本,提供资金周转效率。”刘明宇表示。
创新转型才能持续降本增效
“分析去年上海工业企业成本下降的原因,有主客观多方面因素,但影响最大的,是原材料价格整体下降。”
统计专家指出,原材料价格下降是全国一致的情况,且该因素具有周期性,与此同时,上海的人工和地价租金等刚性成本持续上涨,因此主营成本的短期下降,并不足以让“上海制造”高枕无忧。
如今,原材料价格已经进入上升通道,“降成本”效益能否延续下去,是每一家上海工业企业必须面对的挑战,也是“上海制造”能否守住底线比重、城市经济运行能否防止“脱实向虚”的关键。
“只靠内部挖潜降成本,有用,但作用有限。”上汽乘用车公司副总经理崔卫国介绍,近年来上汽乘用车在仓储、物流、能源等方面逐年降低制造成本,但对降本增效影响最明显的,是去年下半年以来供应链体系的变化。
“对整车企业来说,零部件就是原材料,其成本很长时间里扼住了自主品牌汽车发展的‘咽喉’。”崔卫国谈到,过去自主品牌汽车销量低迷时,零部件采购议价话语权弱,采购成本高企;要与合资品牌竞争,自主品牌售价又很难定得高。两头挤压下,生存压力巨大。
去年,上汽自主品牌乘用车销量增幅近90%,过去有些供应商故意报高价,让自主品牌知难而退,今年那些没打过交道的大牌供应商也纷至沓来,一轮轮竞争激烈。
“供应链成本下降,源自销量上升,而销量则来自从客户需求出发的产品创新。”崔卫国举例,上汽第一款互联网汽车,搭载了一块10.4寸的触摸大屏,成本比天窗还高,但类似这样的创新设计,帮助自主品牌走出“不敢用好配置、卖不出好价格”的怪圈,最终使得产品附加值提升,受到市场欢迎,供应链成本摊薄,企业成本占比实现根本性下降。
在上海经营多年的外资企业如何降成本?“10年前我们曾提出要将毛利15%以下的产品全部清理,如今,毛利7%―8%的已是行业领先。”一家在沪扎根近20年的美资企业负责人表示,他们经历了上海制造业成本水涨船高的变化历程。
该企业负责人介绍,过去上海分公司所有的发明专利,都要向美国总部申报。而在总部支持下,如今专利已均能在上海申请、由上海公司拥有。这项战略调整实施三年来,该公司在上海申请了1500件发明专利,产品交付后,客户不再需要向美国支付专利费,省下的费用层层传递,降低了研发成本,并极大地激发了上海公司600多名研发人员的创新意愿。他认为,这项改革遵循市场规律,总部虽然损失了专利费用,但帮助上海公司在最关键的研发环节实现降本增效,提升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企业降成本,有长短周期之分。面对困难环境,节约原材料、人员裁减等短期的‘降本战术’是企业的本能反应,但光靠‘节流’是不够的。”刘明宇表示,有些成本压下去了,还会反弹;当企业从技术创新和产品结构优化的战略层面出发,致力于创新转型,才能“可持续”地降本增效。
让更多企业感受上海成本优势
采访中,一线制造企业经营者普遍反映上海制造业的刚性成本压力很难下降,但企业家们看待“上海制造”成本问题的角度,已经悄然变化。
“以人工成本为例,如果在上海从事一般制造业,将人工成本视同于劳动力成本,那几乎没有下降的空间; 但当一家企业的人才成本占人工成本的比重提升,上海的优势就出来了。”上海德马物流公司董事长卓序表示。
近年来,总部位于漕河泾开发区的德马物流,抓住电商快递业的“风口”快速发展,成为了国内主要电商、快递企业的分拣设备的制造与服务供应商。
“我1997年在湖州创办这家企业,2003年从生产传统机械设备转向自动化设备,在当地找不到研发人才,就来到了上海。”卓序说,从最初引进的上海邮政研究院一批高工,到后来不断壮大的研发团队,企业凭借上海独有的人才优势,成功转型。
卓序认为,人才一来,就发生成本,但这些成本投入,能帮助企业实现“关键一跃”,摆脱疲于应付刚性成本上涨的困局。
“对同质化竞争的传统制造业来说,在上海的人工成本比外省市高;但若是产品和技术有独特优势的企业,会发现将企业设在上海,用人成本的劣势反而会变成优势。”上海未来伙伴机器人公司副总经理曹敏介绍,该公司最近刚刚在常州新建了生产基地,工厂建在外地,可以降低一般的劳动力成本;但要从根本上减少成本占比、增加盈利空间,上海还是关键。
去年该公司在上海的厂房、办公室租金等快速上涨,还巨资扩充研发、营销和管理团队,成本投入激增。但相比在外地建厂省下的人工成本,在上海增加投入带来降本增效的效益是根本性的,最终使得该公司去年销售收入比前年增长了三倍,远超成本上升速度,利润空间大幅提升。
“将统计数据与企业实际感受联系在一起,可以看到今天的‘上海制造’是具有成本优势的。”统计专家指出,在劳动力、租金等刚性成本方面,上海挖潜空间很小,但因为有人才、信息、资本、营商环境等优势,工业企业在上海投入成本,可以产出更高的收入,获得更多的利润,“这是上海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收入中成本低于全国的根本原因。”
“上海要留住制造业,需要做强‘长板’,让更多企业感受到上海的 ‘成本优势’。”刘明宇提出,企业在利用上海优势进行“战略性降成本”时,周期会比较漫长,因此上海相关的政策要更具弹性,适应企业的转型周期,并注重在制度环节降低成本。“跨行业、跨领域的模式创新正在上海风起云涌,上海还可以加快推动工业企业与新模式的对接,在帮助传统行业降成本的同时,提升城市的综合竞争力。”(解放日报 记者徐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