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上海网4月5日电(马爱勤)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又到了“寒食三日”的时候了。在上海,乃至江南地区一带,青团当属寒食节的第一标配啦!
清明吃青团的风俗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周朝。据《周礼》记载,当时有“仲春以木铎循火禁于国中”的法规,于是百姓 “寒食三日”,渭明前一、二日,还特定为“寒日节”。现在老上海人家,仍保留着用“苦蒿头”(新鲜艾草的嫩头)汁和糯米粉,再以豆沙为馅制成青团,扫墓祭祖的传统,流传百余年。
自己动手做青团
传统青团的做法是先将嫩艾放入大锅,加入石灰蒸烂,漂去石灰水,揉入糯米粉中,做成呈碧绿色的面胚,摘成每个大约重75克的面团,搓成长条,逐个按扁,包入豆沙馅等馅料,捏拢收口,搓成圆球,即成青团生坯。笼屉内铺上湿布,青团生坯码入,上锅蒸约15分钟至熟即可。
小小青团营养多
《本草纲目》记载:艾以叶入药,性温、味苦、无毒、纯阳之性、通十二经、具回阳、理气血、逐湿寒、止血安胎等功效,用治脘腹冷痛,经寒不调,宫冷不孕等症。现代药理发现,艾草挥发油含量多,1.8-桉叶素(占50%以上),其他有α-侧柏酮、倍半萜烯醇、倍半萜烯酯。小麦草的汁有去油解腻、消食降火的功效,同时还能起到美容的作用。
青团好吃不宜多
糯米是青团的主要成分,冷却后容易反生,不仅口感差,还极不利于消化,因此加热后食用为好。配上时令春笋、马兰头一起吃,饭后来点消化的食品如山楂等,利于青团在体内消化吸收;最好不要和肥腻的食物混吃,以防加重肠胃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