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上海网3月30日电(记者 许婧)上海产业转型发展研究院联合办办网30日首次发布“上海企业空间流向指数”,从综合排名来看,浦东新区、徐汇区、静安区分列前三位。
这是全国第一个反映企业空间流向的综合指数。本次指数发布,旨在引导各级政府和社会关注企业空间流向,改善投资环境,促进产业集聚,加强区域交流,缩小发展差距,推动城市功能转型升级。
本次发布的是2016年全年指数,对上海16个区取前十名排列。除了前3位,4至10位依次为黄浦区、闵行区、长宁区、普陀区、杨浦区、虹口区、宝山区。
数据显示,浦东新区在综合排名中“一枝独秀” 。浦东新区作为上海市经济总量最大的行政区,同时拥有陆家嘴金融开发区、张江高科技园区等国家级开发区,在市场供给空间总量、企业需求空间增量和市场供给空间增量这三个关键指数中有着明显优势,其综合排名高居榜首,是金融产业、高科技产业和信息技术产业的主要聚集区。由于其行政区域面积大,所辖区域产业发展不均衡,企业空间成本这一指标并不具备优势。
徐汇、静安和黄浦三区企业空间流向态势良好。徐汇区作为传统商务区,各个指标表现都很突出,区域内高新技术等产业发展迅速,综合排名第二位。静安区合并闸北区后,产业集聚得到进一步提升,形成了专业服务产业、金融产业、文创产业“三驾马车”,在综合排名方面以微弱优势超过黄浦区排名第三。传统商务区黄浦保持在浦西地区的核心地位,在企业空间成本和区域关注度这两个单项指数中名列前茅,是高端服务业、金融产业和旅游业等产业的主要聚集区。杨浦区在企业需求空间指标上有着明显优势。
值得注意的是,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下,除浦东新区外,作为全国双创示范基地的杨浦区,也成为企业空间流向的热点,不仅初创企业热衷于入驻杨浦,更有不少世界级名企选择在该区域内设立集团总部,杨浦的企业需求空间增量环比数据明显高于其他行政区。各区吸引企业流入的差距在不断缩小。
随着上海轨交线路的不断延伸和完善,拥有雄厚空间资源的近郊各区也加大了企业空间的投入,希望吸引更多的企业来本区发展,虽然在综合指数的排名上落后市中心区域,但在各单项指数的环比增幅并不落后。尤其是处于近郊的闵行、宝山和处于大虹桥板块的青浦,受益于城市功能的更新转型,区域活跃度和关注度的增长相当迅猛。
近年来,上海城市更新提速,产业分布多中心集聚,但各区产业发展不均衡,要求加快城市功能转型升级、促进产业集聚发展、优化企业空间布局。企业流向是影响城市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研究企业空间流向指数,能够更好地阐述企业运行动向,了解行业分布,分析产业发展趋势。
“上海企业空间流向指数”依托办办网的企业空间大数据,综合供需、价格、热度等核心要素,设立市场供给空间总量、企业需求空间增量、市场供给空间增量、企业空间成本、区域关注度、区域活跃度和服务机构数及各项环比等14个指标,根据指标重要性和关联度设定不同权重,构建形成指数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