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上海新闻

远郊学校走出机器人“神奇战队”

时间:2017-04-12

  2017第26届“FIRST机器人挑战赛”深圳区域赛决赛近日在西丽大学城体育中心落下帷幕,一支名不见经传的队伍――上海市奉贤区曙光中学6361战队,与澳大利亚4631队和英国伦敦1884队共获冠军联盟,将于4月19日赴美国休斯敦参加世锦赛。一所远郊的农村学校,何以能走出一支机器人战队?

  最后几十秒成功逆袭

  本次比赛,主办方只给了6周时间制作机器人。在机器人制作过程中,队员们遇到不少困难――自己购买零部件材料,对材料进行切割,每道工序都费时费力。但为了能参加比赛,小伙伴们无怨无悔地付出。有时候,队员之间对一个设计有不同意见,会争得面红耳赤,最后在老师的协调下顺利解决。

  “三分靠实力,七分靠运气。”谈及此次比赛取胜,队员们淡淡地说。根据比赛规则,正式上场操纵机器人比赛的队员只有陆黄浩、王欣怡、吴中笑、陶争屹4位。那么其他人是否只能做啦啦队员?其实不然,张婧一、邹灏然、朱诗伟等队员作为“情报组”,在场外通过交流了解其他组机器人的性能,改进自己的比赛策略,做到知己知彼。

  决赛中,曙光中学6361战队第一局失利,落后对方10分;第二局努力战成平手;关键的第三局,起初形势一直不容乐观,但队员们并没放弃,全身心投入比赛,终于在最后几十秒内等到机会,成功实现逆袭。

  创客车间走出“科技好苗”

  曙光中学地处奉贤区奉城镇,大多数孩子没接触过机器人,此次去深圳参加比赛的选手,都是学校机器人战队指导老师余晓柱在拓展课上发现,并逐渐培养起来的。

  70后的余晓柱是位物理教师,对电子、编程等领域很感兴趣,在业余时间也有一定研究。2015年,他开设了一门拓展课――Ardino 创意设计。这门课程涉及微型机器人、软件编程、机械制作等内容,他把这门课当作学生学习科技的切入口,有意识地发现并培养了一批喜爱科技、热衷动手的好苗子。

  2016年暑假,余晓柱与学校科技老师陈凤带领9030战队(即“6361战队”的前身),第一次参加在嘉定举行的中美(国际)机器人挑战赛(即CRC邀请赛)。自那以后,孩子们对机器人制作的热情更为高涨。在区科技专项资金的支持下,当年9月,学校专门设计布置了一个创客车间,添置各类设备。不久,机器人团队成立了,队员们走上了机器人制作之路。

  远郊学校科创进步迅速

  近年来,奉贤学子在DI“上海青少年创新思维大赛”中多次获奖。2015年,由汇贤中学5位八年级学生组成的汇贤中学团队代表中国赛区,参加了在美国田纳西州立大学举行的2015年DI全球青少年创新思维总决赛。该校从88支来自世界各地的高水平参赛队中脱颖而出,荣获初中组全球第一名;今年,奉贤区青少年科学院推荐的2个科技创新项目――青少年科学院小院士、古华中学学生屠怡琳发明的“带倒计时的话筒”和奉教院附中学生陈初阳发明的“不松散鞋带的运动鞋”,均被录用,将参加第5届中国(上海)国际技术进出口交易会。

  远郊学子缘何能在科技创新上取得不错的成绩?在曙光中学党支部书记杨看来,一方面,这离不开机制保障和专项资金的支持;另一方面,区青少年活动中心设立专门的科技辅导团队,为基层学校提供了菜单式服务和指导。当科技老师在工作中遇到问题向区青少年活动中心求助时,总能得到及时帮助。而中心联通区内外的专家资源平台,可以及时满足基层学校科技教育的需求。(解放日报记者 许沁)

  • 上一篇:胰腺疾病联合诊治中心在沪成立
  • 下一篇:上海老年人对“异地养老”意愿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