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院长俞卓伟与上海市长宁区卫生计生委主葛敏在全面支撑社区家庭医生工作第六轮框架协议上签字时场景 孙国根摄
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院长俞卓伟和急诊科赵 在社区卫生中心带教查房时场景。谷武栋摄
中新上海网3月27日电 ( 孙国根 曹巍敏 龚柯伊) 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院长俞卓伟与上海市长宁区卫生计生委主葛敏3月25日共同在第六轮框架协议上签字,此标志着双方在新一轮“深化纵向医疗资源整合机制,全面支撑社区家庭医生工作”的合作已拉开帷幕。
签约仪式后,在随后举行的长宁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与分级诊疗体系建设论坛上,俞卓伟院长作“分级诊疗的‘三甲角色’”,葛敏主任作“转理念,勇突破-长宁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与分级诊疗的制度设计”专题报告,和与会者共同分享十多年来的合作经验。
上海市卫计委副主任吴乾渝、赵丹丹,华东医院党委书记高文,长宁区卫生计生党工委书记池捷等出席签约仪式。
早在2006年,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就通过三级医院助力长宁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形式,提高基层医疗卫生能力,探索建立纵向医疗资源整合机制。11年来,华东医院与家庭医生一对一结对,努力做好家庭医生“背后的医生”,在沪上首家建立双向转诊办公室,并为社区全科医生提供团队专业指导的三甲医院,实现从最初“科室-社区”的点线结合,到如今“医院-区卫计委”的全方位支持,华东医院在分级诊疗中当好“三甲角色”,为长宁卫生事业注入了“华东力量”。
首先该院采取师徒结对的形式,全力打造特色“家庭医生工作室”。长宁区有10家社区医院,华东医院根据社区不同需求,组建包括普外、胸外、泌尿、心血管科、呼吸、消化、内分泌、神经内科、中医、康复等学科专家在内的专家库,以“一对一”师徒结对方式,为社区提供全方位指导,从培养社区全科医生临床专业,到提升科研管理能力,进行全面带教,并打造了数个有专科和专病特色的“家庭医生工作室”。
长宁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自与华东医院结对以来,该区北新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康复科,成为该中心的重点建设科室。华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石向东医生,师从“朱氏一指禅”传承人――华东医院推拿科朱鼎成副主任,荣获上海市“社区中的好中医”第四名的佳绩。华东医院护理团队帮助该中心拟定“社区护士成长计划”,使社区护士得到三甲医院护理部的培训。在华东专家库支持下,医护人员更有底气,对未来更有信心。
其次,该院为把分级诊疗落在实处,以"1+1+1"就医模式为平台,积极推进居民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工作室)家庭医生进行签约。签约后居民在长宁区任何一家社区医院就诊时,根据病情需要,可转诊到华东医院就诊,享受双向转诊的绿色通道,并在专家门诊、排队付费、住院治疗、大型设备检查等多方面提供方便;病人在华东医院结束院内诊疗后再转回社区。这种“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诊、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获得了社区居民肯定。
据悉,十年来,华东医院社区双向转诊工作业务量持续增长,社区双向转诊人次由2012年477人次增长到2016年的1685人次,增长了2.5倍;而由社区“绿色通道”住院的人次由2014年前的0人次提高到2016年的191人次。
还有,华东医院采用补短板和业务支撑课题研究等多措并举的方法来提高家庭医生的业务能力。先对社区家庭医生进行业务能力的评估,缺什么、补什么,以提高家庭医生的业务技能水平。由专家团队组长担任家庭医生的顾问,提供24小时咨询服务。针对社区医务人员科研能力相对薄弱的现状,长宁区卫计委要求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立院内课题,由华东医院指派专家担任课题组顾问具体指导。双方互相支持、互相配合,共同申报、实施各级各类的科研课题,从而提高社区卫生中心医务人员的科研水平,更好地为病人提供优质的服务。
十年磨一剑,目前“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的分级诊疗格局在华东医院与长宁区的合作中已逐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