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上海网3月25日电 (记者 陈静)国内外顶级呼吸领域专家及900余位来自中国大陆及港澳台地区的儿科、呼吸科、变态反应科及胸外科医生25日在上海聚焦“共拓中国特色呼吸慢病管理之路”。
当日正在举行的第十六届阿斯利康呼吸周大会暨第三届中国呼吸领导力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直言,对慢性呼吸道疾病重视不足是全球共同面对的现状。他认为,未来应该更关注慢性呼吸道疾病的早诊早治。这位院士对记者表示,以慢阻肺为例,在未出现明显症状时就加以干预,治疗效果令人满意;而如果出现相关症状时,患者的肺功能已经下降40%―50%,此时才着手治疗,为时晚矣。
钟南山在分析钟国呼吸慢病现状时指出:中国总死亡人数的87%由慢性疾病引起,其中心脑血管疾病占比45%,癌症占23%,慢性呼吸道疾病占致死总数11%,位于第三位。如果以伤残为变量调整的生命年计算,中国疾病负担最大的是呼吸道疾病。在呼吸道疾病中,以呼吸慢病和肺癌导致的疾病负担最大。
据悉,在慢阻肺方面,中国40岁及以上人群中慢阻肺的患病率高达为9.9%。中国工程院院士、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专家王辰指出:“庞大的吸烟人群,严重的空气污染,新病原与耐药病原的产生,老龄人口激增使中国慢性呼吸疾病未来形势更为严峻。”
记者从大会上获悉,过去十年,中国大陆儿童和成人哮喘的患病率明显升高。钟南山指出,目前哮喘控制率低,未控制的哮喘对健康状况有严重影响,导致住院和急诊次数频繁,卫生资源使用率高。他告诉记者,多数患者对疾病认知不足,不知道依从哮喘行动方案和使用峰流速仪监测病情,甚至大多数患者并没有采取任何自我管理措施。很多轻度哮喘患者仍然有急性发作的风险,轻度哮喘患病率高、死亡风险易被忽略,治疗不及时可使疾病进行性发展。
据悉,哮喘患者控制差的首位原因是患者对以吸入激素为代表的控制药物治疗依从性差。2014年在中国不同省份进行的成人哮喘患者对控制药物(吸入激素等)的依从性调查显示,哮喘患者的依从性最高不足50%,部分患者过度依赖快速起效的β2激动剂来缓解症状。
关于哮喘控制对策,需加强民众对轻度哮喘的重视,提升患者自我管理技能,提高吸入激素使用的依从性,同时探索哮喘的发病机制、寻找新的治疗方法是主要方向。北京儿童医院主任医师申昆玲教授告诉记者,中国儿童哮喘诊治在过去取得了长足进步。去年《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问世,除了积极开展医生教育,提高医生诊疗能力;同时,医生应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只有家长参与度提高,依从性才会提高,孩子的哮喘才能得到更好的控制。医生也需要对家长进行疾病教育,如打消家长对吸入激素的顾虑,儿童哮喘发作与咳嗽的识别等。她强调,如果不在儿童期将哮喘控制好,孩子在成年后很可能由于肺功能减退而出现严重呼吸系统疾病。
在谈到慢病防治时,王辰认为,基层医生面对最广大的患者群体,承担大多数疾病的首诊、首治任务,负责主要慢性疾病的长期管理工作,在医疗照护体系中的作用至为重要。(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