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上海新闻

上海中山医院骨科董健教授团队研发成功并转化

时间:2017-04-12

中新上海网3月22日电 一款新型自锁定可吸收颈椎融合器今日实现专利转化,有望近期应用于临床。经过十年磨一剑,由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骨科主任董健教授团队开发的该型颈椎融合器即将问世。该融合器具有良好的体内生物相容性,在维持固定强度的同时,具有生物活性,能够有效促进骨融合,且后期可以吸收,减少了以往的金属融合器的副作用及并发症,显著减轻了患者的生理负担和经济负担。也减少了患者对人体内留有金属异物的心理负担。

脊柱椎间盘退行性病变,以及其继发性椎间关节退行性病变所致脊髓、周围神经、血管损害是脊柱系统常见的病变,已成为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且有年轻化趋势。50岁左右的人群约25%患此类疾病,60岁高达50%,70岁则接近100%。患者轻则疼痛、感觉迟钝,重则丧失行动能力,为家庭和社会增加负担。

作为治疗这类疾病的常见方式,手术治疗中为确保脊柱的稳定性,常常需要置入金属或者高分子材料聚醚醚酮(简称PEEK)椎间融合器。但是这类融合器材料存在三个主要缺陷:一是由于不可降解,将长期留存于体内,达不到生物学融合;二是因为缺乏生物活性,不利于有效的骨融合;三是还需同时植入金属钉板内固定,导致手术创伤大,病人恢复慢、容易损伤食道气管和神经等并发症,目前市场上此类产品器械以进口产品为主,价格昂贵,患者甚至可能因病致贫。手术后如果随访复查也会影响核磁共振检查的效果。许多病人还对体内长期留有金属异物有心理负担。

能不能自主研发出更高质量但价格低廉的材料和器械?该材料是否可以在体内自行降解并减少目前融合器的并发症?2007年开始,董健教授带领骨科团队将研究聚焦于研发可以降解吸收的骨科新型生物材料,以及可以替代目前市场金属和PEEK材料的椎间融合器。研究团队通过两年的反复试验,攻克诸多科技难关,于2009年成功开发出一种多孔可降解的纳米级骨科生物材料,随后又于2011年研制出可降解的的复合纳米级聚乳酸材料。这种新型材料能达到PEEK材料的力学性能,适合植入于人体。以此为基础,2013年研究团队研发设计了带自锁片机制的可吸收颈椎融合器,后经多次改良及生物力学测试验证,2015年初在国际上首次开展了动物实验。通过在数十例山羊颈椎融合手术免除钢板固定的动物实验,随访期内取得了良好的骨性融合效果,证实这种新型自锁定可吸收颈椎融合器的可靠性。相关多项研究成果已在国际上著名学术期刊发表。

该型颈椎融合器由于含有生物诱导因子,不仅具有生物活性可有效促进骨融合,具有良好的体内生物相容性,能维持固定所需的强度,不用外加钢板螺丝钉,更重要的是骨融合完成后,人体不再需要它时,就“功成身退”,融合器会被降解吸收,不再留在体内,达到完全的生物学融合。在手术过程,不需同时暴露多个颈椎节段,减少了损伤食道气管和神经等并发症的可能性,尤其适合多节段颈椎疾病,体现了手术微创化的理念。避免了以往类似手术的许多并发症。

在研究期间,董健教授团队多次获得了包括“863”计划国家高科技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国际合作交流项目等项目的资金支持,截至目前团队已经获得与此项成果相关的5项专利。其中还包括一种含抗生素可控释放的多孔可降解复合骨替代材料,这种多孔材料制成后,使用时能在早期同时释放万古霉素和妥布霉素,而这两种抗生素可以杀灭临床常见导致慢性骨感染的耐甲氧西林金葡菌及其它顽固细菌,对将来进一步研制其它类型的新型骨科材料及器械,也打下了基础。

“好的产品一定要转化去造福老百姓。”董健教授努力推进并实现研究成果的转化,让“中国制造”造福更多的患者。他表示,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要使患者从科技创新中受惠,需加快完善科技成果的转化,形成推动科技创新的强大合力,而企业是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的重要力量。十三五规划将科技成果的转化列为重要命题,国家和上海市都给予了政策支持。中山医院积极响应落实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号召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国制造2025”规划和国家“十三五”规划中关于高性能医疗器械领域的发展规划,搭建专利转化平台,扶持医生们的创新意识,支持医生的创新活动,加强与企业和投资机构的合作。目前,中山医院已经与花沐医疗签订专利转让协议,将由花沐医疗对董健教授团队专利技术进行产业化,推进产品临床试验以及后续注册,并将产品推向国内外市场,用真正的中国创新技术与产品造福于广大患者。

  • 上一篇:《中国新型产业体系构建与发展研究》面世
  • 下一篇:《中国医务社会工作》杂志在沪创刊昨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