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上海新闻

怎样让孩子认识“老物件”

时间:2017-04-12

  “老师,什么是缝纫机?”“什么是‘汤婆子’?”……这些看起来有些“奇怪”的对话,时常出现在上海中小学的课堂上。对众多“00后”来说,那些在生活中几近“消失”却仍出现在课本里的“旧东西”,时不时成为难以理解的“阅读障碍”,由此引发的提问让老师和家长哭笑不得。那么,这些过时的内容究竟该不该被保留?

  与时代脱节,牵出不少“认知缺口”

  “从上海的商业大街上走进小马路,马上就可以看到梧桐树下有一个个宽敞的入口,门楣上写着‘什么里’,有的在骑

  楼的下面写着‘1902’,里面是一排排两三层楼的房子……”谁能想到,这篇沪教版七年级语文课文《上海的弄堂》,“搞晕”了不少土生土长的“00后”上海小囡。

  作为近代上海城市文明的象征之一,“弄堂”这种特别的民居,陪伴了好几代人的成长。随着现代化进程不断加速,老式弄堂被拆改,逐渐淡出城市街景。在卢湾中学语文教师李莹莹看来,对于从小住惯小区商品房的“00后”而言,要想象并感知“弄堂”为何物,确实有些困难。

  因此,她在讲解时,一般会用上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强化情感引导,但“学生们还是觉得缺乏切身的直观感受”。李莹莹说,虽然可以通过田子坊等保留建筑,窥见弄堂的基本样貌,但毕竟其功能和生活气息已与当年完全不同,所以“实地参观不等于真实体验”。

  和弄堂一样“消弭”于时代变迁的,还有很多过去几代人再熟悉不过的日常物件。初中生小敏(化名)就因为“热水瓶”闹了个笑话。她读到一位老太太拿着热水瓶摔了一跤,随后发出“砰”的一声。从未见过热水瓶的她,怎么也“脑补”不出这幅场景。通过解说,她才知道这种

  “老古董”的保温原理。

  时代不同了,前几代人共有的那些生活体验和记忆,成了孩子们心中遥远而陌生的“历史”,课本里的那些久远的故事由此牵扯出不少“认知缺口”。好在,起到一定弥补作用的内容,如今也被写进了孩子们的课本。比如,在上海四年级学生的“品德与社会”课本中,有一个单元专门罗列了众多“上海人家里的老物件”,包括“海鸥”照相机、“三五牌”台钟、“永久牌”自行车等。

  因物质差距,引发莫名“情感隔阂”

  沪教版六年级语文课文 《一千张糖纸》中提到的“1000张糖纸换一只电子狗”的桥段,令初中生小浩(化名)“百思不得其解”:谁会有心攒下1000张糖纸?又有谁愿意用心爱的玩具去交换这堆没用的“垃圾”?

  “过去几代人尚且经历过物质匮乏的时代,可‘00后’们从小生活的世界大不相同,故而他们难懂‘珍惜’。”奉贤区古华中学语文教研组组长王卫英说,由于物质生活经验的差距过大,现在的孩

  子在理解某些课文的主旨和情感上,容易产生隔阂。

  比如沪教版八年级语文课本选入了作家李汉荣所写的纪实性回忆散文 《外婆的手纹》,文中提到,擅长做针线活的外婆除了缝大件衣服,还会绣花,所以家人的鞋垫、枕套、被面、床单、围裙都有外婆绣的各种图案。不少孩子在王卫英的课堂上提问:“为什么要自己做衣服、鞋子?”这令她不禁感慨,孩子们没见过纳鞋底、绣花很正常,可惜的是,当下的年轻一代很难再体会到,这一针一线背后蕴藏的珍贵亲情。

  这类具有“时代烙印”的素材要不要在教材中继续保留?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教授詹丹认为,“旧东西”代表了过去的一种生活方式,亦是一种社会文化,而“文学作品的意义不仅在于印证生活,也在于丰富生活”。从这个角度说,让孩子们接触这类作品,有利于他们对文化多样性的理解。他建议,老师、家长不妨结合自身的真实经验和感受,并利用一些功能类似的现代物品为孩子们进行讲解。哪怕孩子不能完全理解,“让他们自由想象又有何不可呢?”(文汇报记者 朱颖婕)

  • 上一篇:中山医院骨科成功为超高龄患者实施多节段颈椎手术治疗
  • 下一篇:“1元测”助科技服务出“深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