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上海新闻

中国远洋渔业人才缺口大 校企、行业协会联合力促人才“升级”

时间:2017-04-12

  中新上海网2月23日电 随着中国远洋渔业事业的发展和行业需求要求的不断提高,远洋渔业专业人才及其高层次管理人才严重缺口,为了行业人才的发展,中国走出了一条多方各显神通的人才培养新模式。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院长、远洋渔业学院副院长陈新军22日在上海海洋大学远洋渔业学院理事会第二届第一次会议介绍说,目前中国远洋渔船总量2600多艘,需要专业职务船员上万人;100多个海外渔业基地经营人员以上世纪70至80年代毕业的本科生为主,后继乏人;按国际区域性渔业组织的履约要求,每年需派遣经过专业培训的国际渔业观察员100人以上。

  业内认为,造成远洋渔业人才匮乏的原因有多种:一是远洋渔业是关联度极高的行业,涉及捕捞、资源、加工、管理、经营等学科,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难以适应现代远洋渔业产业发展的要求;二是远洋渔业专业人才培养成本高,到远洋渔船实践半年,每人的培养投入需要人民币7至8万元,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与培养体制难以支撑。

2012 年,上海海洋大学与中国水产总公司联合发起,旨在由高校与企业、行业协会联合培养远洋渔业专业人才的远洋渔业学院正式成立,同年正式招生。  

同时,在中国远洋渔业协会的支持下,远洋渔业学院已培养并派遣了27名国际渔业观察员,代表中国政府履行国际渔业的生产作业监督、资源调查等工作,分布在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等海域,海上工作时间一般为4至7个月。

为了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远洋渔业学院从经济资助、升学、就业等方面共同发力,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由企业注资,远洋渔业学院设立每年80万的专项奖学金,在籍学生享受专业奖学金每年12500元;免除教学计划规定的相关职业技能证书的培训、考试费用;毕业前一学年度选拔10名学生免试直升渔业领域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并作为签约公司的在职研究生进行培养,签约公司作为正式职工对待。

面对远洋渔业专业人才的多层次需求,远洋渔业学院从不同的职业定位出发,为不同人员量身定做一年制职业技能培训、三年制专科、2+2本科、2+1专业学位硕士等四种培养模式。本科生采取2+2模式,主要培养高层次的远洋渔业管理人才、经营人才。通过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等专业的基础课程学习,经过报名、选拔和面试等途径,大学三年级和四年级进入远洋渔业学院学习,并与远洋渔业企业签订就业合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采取2+1模式,主要是培养远洋渔业企业的科技创新与成果推广应用的人才。在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等相关专业中择优选拔推免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学生在读专业学位研究生期间,根据企业生产一线的需求,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海上2年生产实践,1年在学校完成相关课程和毕业论文。

通过这种社会化开放式的远洋渔业人才培养模式,远洋渔业学院自2010年试运行,2012年正式成立以来,共招收学生7届,共计104人,其中31人推免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的学生全部到企业进行为期2年的海上实践工作,涉及包括大型拖网渔业、金枪鱼围网渔业、鱿钓渔业、底拖网渔业、金枪鱼延绳钓渔业、国际渔业观察员等种类,实践岗位包括船上“信息员”“管事”“翻译”“渔捞长”“二副”“大副”,以及公司驻外基地的“部门经理助理”“技术员”等,为远洋渔业企业提供了很好的人才支持。

“未来几年,中国需要一批现代远洋渔业的高层次专业人才以及上千艘远洋渔船的职务船员,和远洋渔业国际观察员,同时也需要培养一批懂专业、懂外语、懂法律、懂经营、懂实践的海外远洋渔业基地的管理与经营人才,远洋渔业人才培养的任务很重,我们将为之不懈努力。”陈新军说。(完)

  • 上一篇:“贫困老人健康关爱计划”在沪启动 百名贫困患者将首获免费医疗救助
  • 下一篇:华东理工大学“通海茶叙”系列活动探索“谈式”育人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