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上海新闻

记者观察:“毛坦厂+上海招生”为何会引爆舆论

时间:2019-07-24

东方网记者傅文婧7月23日报道:一则“高考工厂”毛坦厂中学将招收“2020上海考纲高考补习实验班”的消息这两天成为不少上海市民热议的话题。为什么“毛坦厂”“上海招生”这两个词放在一起会有如此化学反应?在这一舆论热点背后,又映射出上海家庭对于应试教育的何种心态?我们选择了和一些家长聊聊这个话题。

今天中午,当记者来到闵行区闵虹路166弄的“咨询点”时,并没有遇到太多专程前来的家长。在一个多小时的采访中,大部分是闻讯而来的媒体同行,仅有一位想来问问情况的家长。

在与这位家长沟通过程中,记者了解到,由于女儿目前录取的学校和专业不太理想,看到网上的信息后就选择了过来看看。阿姨说,其实心里还有点纠结于女儿是否能接受当地的环境和教学方式,所以想去学校现场看看,多了解点情况再做决定。而就在我们采访该“咨询点”的负责人余先生时,阿姨看看“苗头不对”,也没问任何问题就悄悄地离开了。

采访中余先生说自己从毛坦厂中学毕业,他的一句话给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帮助一群人成就梦想,为这些人提供了通道,我因为这一点为母校自豪。”

这条通道可能的确对于不少考生和他们的家长有着不一样的意义。在一个“毛坦厂上海高复班意向群”里,有着90多个群聊成员,不少都对送孩子参加复读有着强烈的意愿。有一位自称“做过18年班主任”的家长在此前的聊天中就说,毛坦厂的学习氛围和老师的负责的确挺吸引人,但是“担心也很多”,这其中既有对于教学方案的建议,也有对于孩子是否能适应高强度学习的担心。

图片说明:微信群的讨论中家长有期望也有担心

大部分群里的成员都很期待原定于27日对于学校的“参观考察”。在这一项目被媒体报道后,群里的家长不无顾虑地讨论“这事儿是否会黄”,还有家长抱怨说本来已经买好了当天去六安的火车票,现在估计得退票了。

而在网上,反对的声音相对更为集中。一直以来,以“应试教育”出名的毛坦厂保持着较高的出镜率和关注度,但质疑声不断,这种情绪的对立在“素质教育高地”的上海似乎更为突出。“上海又不存在考出大山的问题,不懂为何要这样”“毛坦厂中学简直是在摧残孩子,我不愿意送孩子去这样的学校!”“免费也不会去!宁要有个性的孩子,也不要完美机器!”“感觉就是个笑话,孩子成为一个刷题机器真的好吗”……在上海许多本地媒体的对于此事的报道后,类似的留言比比皆是。

除了对“应试教育”的抗拒,不少家长同样表现出了对孩子远离家乡,生活能力上的担忧。“来上海开个分校倒是可以,上海生去六安吃不起这个苦,尤其是生活上。家长也不愿意用这个代价去换分数。”

图片说明:部分学生和家长对于复读存在需求

从两天多的跟踪采访中,记者发现,虽然仍有部分考生和家长希望通过这样的途径寻求更好的出路,但在多年素质教育的熏陶下,上海家庭对于高考的态度已经慢慢发生了转变。正如一些网友所说,尊重个人选择,但也相信随着高考改革的推进,这样的“应试模式”会越来越没有市场。

但愿,若干年后,“毛坦厂”三个字不再是媒体追逐的新闻热点。

图片说明:就在记者发稿前,微信群里收到了余先生发来的“项目取消”的消息。

  • 上一篇:“上海制造”只是昨日辉煌?这些年上海正悄然发力高端制造业
  • 下一篇:《巴黎圣母院》第三次来沪连演30场 17年前遇冷如今一票难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