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东海之滨的临港,天高云淡,香樟树叶随风微摆,滴水湖微波粼粼。
这是陈石华最喜欢的风景,就在他临港办公室窗外的不远处,而此刻他却没有心情欣赏。自临港新片区筹备开始,他就奔跑在一条看不见的高速公路上,与时间赛跑。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陈石华准备去市里开一个重要的统筹会议。“要让企业办事快起来,离不开市里各个部门的配合,我还要准备资料,没有时间了。”陈石华对着记者无奈地笑。
把“特事特办”变“常态”
申港大道200号,一个月前,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挂牌仪式在这里进行。此后,数十场发布会在这里举行。
A栋五楼,新片区众多职能部门在这里办公,经贸、环境、城市发展中心等等。陈石华就是上海浦东临港智慧城市发展中心的项目总监。
临港速度最典型的案例就是特斯拉了,特斯拉落户临港,从拿地到建厂,只有一年的时间,连见多识广的马斯克也是夸赞不绝。
“特斯拉能够快速走完流程,与各个政府部门协作、并联审批,边建设边审批分不开。”在陈石华眼里,特斯拉的临港速度是特事特办的结果,而他要做的是把特事特办变成常态,特斯拉审批过程中的经验成为审批流程再造的根据。
“今后,企业进入临港办事数字化系统,就能享受到特斯拉的待遇,完全由人工智能完成。”陈石华说,这个系统计划年底上线。
新片区政务“牛”在哪里
根据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的政务一体化信息管理系统,临港将在“互联网+政务服务”方面先行先试,构建具有系统性、创新性、引领性的“12345”新片区政务服务体系,即1个平台:基于一网通办基础之上的新片区一体化信息管理服务平台;2个大厅:网上一网通办大厅、网下智慧政务大厅;3层互联:新片区、市区各委办局、中央垂管部门信息数据互通互联;4大集成:事权集成、窗口集成、信息集成、服务集成;5个100:100%政务服务事项全程网办,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结率100%,“办成一件事”主题套餐100%全覆盖,社会投资产业项目从拿地到开工、综合验收从正式受理到获得合格证均只需100个小时,投资贸易自由化下的风险实时监测和动态预警管理100%全覆盖。
一个月打通线上高速端口
16个市区级业务系统,85个事项,逐一梳理整合,新片区挂牌一个月,整个团队每天都在加班。
“两天拿营业执照,这个一网通办已经可以做到,而企业拿地建厂就没那么简单了。”陈石华说:“拿地建厂流程需要20多个事项,一般来说,一年左右才能审批完成,企业开始动土施工。”
实际上,很多审批项目的信息提交都是重复的,比如法人、地址、电话、开户信息等等,85个事项都要提交相关信息,对于企业来说相当麻烦。
“我们就是要利用人工智能简化流程,从政府办事,变成为企业服务,企业在临港办事平台上,只要按照主题进入,就可以进入流程,一次性提供所有信息,85个事项由人工智能分发。”陈石华说。
要实现流程的再造就涉及系统、部门对接,每一天都在取得新进展。“比如,挂牌第一天,新片区就在上海市一网通办上拥有了自己的端口,这就相当于把路开出来了。”陈石华说。
二十天完成信息梳理、一个月完成部门对接,一个月打造新系统,一个崭新的临港政务服务体系正现雏形。
“我是土生土长临港人”
“小时候,我喜欢骑车去海边,采芦苇、抓黄泥螺,很开心。”陈石华说,近十年来,临港发展迅速,回家乡工作成了自己的心愿。
毕业后,陈石华在市区工作,每个周末,他都会回到临港。回家后,最喜欢的事情就是去海边。
“父母、妻儿都在临港,回来最放松了,到海边呼吸新鲜空气,临港的环境市区无法比拟。”陈石华希望结束奔波的节奏。
临港的飞速发展给了他机会。临港新城开建,滴水湖现身东海之滨,航海博物馆落成,一座座现代化的建筑拔地而起,海洋公园开园,回家的心情也越来越迫切。
“2009年,我就发现临港有了很多变化,新城有了雏形。”陈石华说,正好有一个机遇,他就成为临港智慧城市建设的一员,他要亲手打造一个信息化的智慧临港,一个线上的美丽城市。
陈石华干劲十足,他已经看到了临港的远大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