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青年文艺家速写①丨罗晨雪:从对着荧屏模仿起步
就在国庆前两天,罗晨雪在排练厅收到了一张小纸条,面对纸条上的问号和惊叹号,她诚惶诚恐,甚至有些手足无措。递给罗晨雪这张纸条的是她的老师张静娴,老师每次看她演出和排练都会带上一个小本子,把看到的问题都记下来,“这是老师教学的一部分,一般会在最初教戏的时候,一遍遍不厌其烦地教我。”罗晨雪说,“当掌握到一定程度之后,老师更喜欢用这种方法让我们思考,便于我们复习。”
图说:罗晨雪和张静娴 受访者供图
隔着荧屏学艺
说起罗晨雪和张静娴这对师徒的缘分,也挺有意思。一开始,罗晨雪还是对着荧屏学艺。“我依然保存着第一张(张静娴)老师的光盘。”罗晨雪说。那会罗晨雪11岁,刚刚考入江苏戏校准备学昆曲,为了让她对昆曲有点感性认识,爸爸妈妈给她带回了一堆昆曲的录像,“其中大部分都是上昆的作品,这其中我最难忘的就是张老师在台湾地区演出的全本《玉簪记》,只一遍,我就喜欢上了张老师的表演,现在我已经不记得看了多少遍。”
2009年的暑假,罗晨雪在莲花路的排练厅里,第一次见到了张静娴,带着忐忑和激动,罗晨雪在老师面前第一次表演。学习结束后,张静娴在班上选出了罗晨雪,作为唯一的汇报演出演员上台表演。“那一次老师对我业务上的肯定,对我来说太重要了。”再后来就是2012年,作为上海昆剧团史上第一个从外地引进的艺术人才,罗晨雪从南京来到上海,终于拜在了张静娴的门下。
图说:罗晨雪 受访者供图
学艺先学做人
拜师自然是要学艺,学艺还是要先学做人。除了在团里学戏,老师也会把罗晨雪带回家里“开小灶”。到了家里,张静娴总是让罗晨雪先自己巩固一下,自己走进厨房把买来的菜洗干净,一切收拾准备妥当后,叫来老公下厨,再转身,从慈母又成了老师,教罗晨雪唱念一番,“我最喜欢老师家的烩海参和腌笃鲜!”罗晨雪说,“当年结婚的消息,我也是第一个告诉了老师。”
7年了,罗晨雪在上海,她拜师学艺,立业成家。在老师的身边,罗晨雪学会的岂止是昆曲的技艺,上海的浓油赤酱和生活细节,就像春天的风和秋天的叶,各自精彩,妙不可言。此番入选第七届上海“文学与艺术奖”培养计划,罗晨雪也将继续把老师教会自己的艺术和做人的理念继续传承,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