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上海出品”红色原创系列市场飘红
“同志们,党中央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特大危机,恩来同志指示我们中央特科,不惜一切代价,力挽狂澜!”紧张氛围中,上海沪剧院全新大戏《一号机密》作为第21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委约剧目,昨晚在上海大剧院拉开大幕。继上海歌舞团《永不消逝的电波》、上海杂技团《战上海》后,《一号机密》为上海出品红色原创系列又添浓墨重彩的一笔。
红色文化和海派文化完美结合
由李莉、黄 编剧的《一号机密》讲述1931年中共中央高层领导人顾顺章叛变,使党遭受巨大损失,中央机构被迫撤出上海。20箱重要文件无法运出上海,交由陈达炜、韩慧芳夫妇保管,但因叛徒出卖,韩慧芳被捕牺牲,陈达炜紧急搬家,与组织失去联系,经济来源断绝,又身患重病,求助妻妹韩慧苓,假扮夫妻,与敌周旋的故事。“‘一号机密’不仅传承上海的红色血脉,也符合上海的城市气质。”上海沪剧院院长茅善玉说,“这是一段艰苦卓绝、惊险万分的文件保护史,更是一个关于信仰、责任、信念的故事。”
信仰、责任、信念,在《永不消逝的电波》《战上海》创作、排演中也被反复提及。10月18日、19日,《永不消逝的电波》为上海国际艺术节合肥分会场拉开大幕。作为第16届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文华大奖”、第15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获奖作品,《永不消逝的电波》早已声名远播,合肥场开票一小时便已售罄。红色文化、江南文化、海派文化在《永不消逝的电波》完美结合。怀旧又新颖的《渔光曲》中,演员们身着素色旗袍,手持蒲扇缓缓走出,宛如一张烟灰色的老照片,在合肥大剧院舞台上展现上海弄堂市井的一面。很多年轻观众看完全剧称,“灵魂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洗礼。”
《永不消逝的电波》自7月开启第二轮巡演,已走过陕西、四川、内蒙古、浙江、江苏、河南、山东、安徽等地,场场爆满。10月23日至28日在上海国际舞蹈中心连演9场,11月1日至2日亮相无锡分会场后,《永不消逝的电波》结束艺术节之行,又将踏上繁忙的巡演之路,12月27日至28日在广州大剧院为马不停蹄的一年收官。
展现“上海出品”独有的巧思
为什么“上海出品”总让人觉得不一样?这是巡演时,观众们不约而同的感叹。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对红色经典进行重新演绎,辅以高度凝练的叙事、唯美的舞台意象和紧张悬念,《永不消逝的电波》《战上海》《一号机密》都展现了“上海出品”独有的巧思与锋芒。《战上海》演绎解放军雨夜飞渡苏州河,主创团队从苏州河防撞桩获得灵感,设计形似梅花桩的道具,借此渡河,实现舞台表演的高度写意。《一号机密》舞台以上海老建筑剪影为背景,一盏不灭的火光在夜空中闪烁;音乐融入老上海音乐元素和传统沪剧曲调,烘托时代背景的同时,旋律突出紧张感和压抑感。
好作品也是好演员的磨刀石。《一号机密》首演前夕,韩慧芳、韩慧苓扮演者王丽君收获喜讯,入选“上海青年文艺家培养计划”,陈达炜饰演者朱俭则是上一届“青年文艺家”。两届“青年文艺家”共演《一号机密》,正是源于上海文艺院团“一团一策”“一人一策”精准点将。《一号机密》是朱俭与王丽君继《海上梦》后再次合作,“隔了十多年,在排练场上我们好像更加默契了。”王丽君一人分饰两角,“十分过瘾,通过形体、语言声音和人物状态更好地区分。”茅善玉透露,《红灯记》《芦荡火种》《星星之火》等沪剧院“红色传家宝”后,除了为中生代演员打造《一号机密》《承诺》,沪剧院还计划复排《王孝和》和《江姐》,分别由2006届和2013届沪剧班青年演员主演。
红色佳作走向更远、更广天地,离不开多方助力。上海作为演出大码头的优势是院团掌门人的底气。《战上海》作为本届艺术节开幕大戏首演后,在艺术节演出交易会上,已有外地演出商伸出橄榄枝,洽询巡演计划。《一号机密》被上海国际艺术节选中为委约作品,同样“能见度”大增。茅善玉表示,希望通过艺术节平台让来自世界各地的观众认识沪剧、了解沪剧,增进与各类舞台艺术间的交流与合作。《一号机密》首演后,将走进基层社区、走进高校,听取观众意见,进一步修改提高,在建党百年之际,实现艺术上质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