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记者潘丽娟10月26日报道:“拍电影,一点都不潇洒。”大屏幕上的吴贻弓导演说道。短片《吴贻弓的电影梦》用5分钟的时间,带领与会者回顾他的艺术成就,总结他的文化精神。
昨日,“心系电影德艺双馨――吴贻弓导演艺术与文化精神纪念座谈会”在上海文联举行,来自全国的专家学者们回溯探讨了吴贻弓的艺术成就。
摄影:祖忠人
著名导演吴贻弓因病于9月14日与世长辞。10月24日举行了他的安葬仪式。就在次日举行的这场座谈会上,吴贻弓的音容笑貌,还留在诸多与会专家学者的讲述里,留在同行后辈的记忆里,也留在上海文联大院的角角落落里。
“吴贻弓亲切、平和,没有架子,文联同事们不论什么职务,都亲切地称呼他‘老吴’。”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理事长陈东说道。曾与吴贻弓在文联共事的陈东即兴唱起了苏联歌曲,回忆与吴贻弓共同为文联赴基层活动的情景,“他当导演,就成为第一个可以‘走出去’为中国国产电影争光的导演;他当主席,就可以把活动搞得很好。有事找到他,只要他有时间,只要他身体吃得消,他一定去‘站台’,他不是为某个人‘站台’,他是为文联‘站台’。”
作为第四代导演的领军人物,吴贻弓奉献了一部部佳作。同时也是一位电影事业家、教育家和活动家。“导演艺术与文化精神,很少有座谈会把这两点并列。这可能也是大家对吴贻弓导演最鲜明的感受。他留下了丰厚的电影艺术遗产,更留下了令人们难以忘却的精神力量和财富。”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上海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汪涌豪如是说。
“今年6月3号我去瑞金医院看望吴贻弓老师,那时候吴老师虽然已经被病魔折磨得瘦骨嶙峋,但他的精神还是很好的,我们聊天、开玩笑,还分享了文联带去的蛋糕,他说他最喜欢吃甜的东西。”中国文联副主席、上海市文联主席奚美娟回忆,“吴贻弓老师深深刻印在我们记忆中的,不仅是他那温文尔雅的笑容,还有他创作的那一系列不可磨灭的影像作品。吴老师是一位个性鲜明的艺术家,如同一道清流,在大时代的洪流中留有自己清晰的印记。”
作为中国电影第四代导演代表人物之一,吴贻弓的作品具有时代的鲜活色彩,在电影戏剧结构、拍摄手法、镜头语言等各方面形成了独到的风格。“他告诉我,凡是在荧幕上要有意表达自己内心的表演,都是虚假的表演,一如生活中凡是有人故意要表达自己,而引起别人注意,除非特殊需要,一般都是做作的。正是秉着这份电影的思维,他拍出了一部中国近代史上最富于电影特性的电影――《城南旧事》,他以散文化的形式,把生老病死表现得动人心魄,化大气蓬勃为云淡清风。这也是吴贻弓先生的人格与风格。”上海影协常务理事,上海电影制片厂导演江海洋说,从电影学院毕业后,他跟着吴贻弓拍了三部电影。
在吴贻弓的创意、主持和创办下,1996年创办了上海国际电影节,如今上海国际电影节已经成为享誉世界的A类电影节,成为最亮丽的上海文化品牌;吴贻弓编纂出版的《上海电影志》,是中国第一部完整的电影志;“《城南旧事》获得了马尼拉金鹰奖,不但是改革开放后中国电影第一次获得的世界大奖,更以‘言有尽而意无穷’的风格,在世界影坛独树一帜。”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路侃说。
吴贻弓为中国电影界不仅留下了宝贵的财富,“上海电影万岁!这是吴贻弓对整个上海电影,以及中国电影的嘱托和期待。”上海影协主席任仲伦说。
“中国电影家协会办公室的走廊里,悬挂着每一位电影家协会主席的照片。我们每天上班都会从吴贻弓先生的照片前走过、驻足、沉思和缅怀,我们每一天都在吴贻弓先生的注视下工作。”中国电影家协会分党组副书记闫少非说,“先生已逝,大道尚存。吴贻弓先生的艺术情怀和文化追求,永远和中国影协同在,永远和中国电影人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