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端,预告了中国电影春天的到来。他,创办了中国首个国际A类电影节,从此中国电影从上海走向世界。他,在电影硬科技的突进中,走出了诗化电影、散文电影等个性鲜明的美学道路。
“心系电影德艺双馨――吴贻弓导演艺术与文化精神纪念座谈会”昨日在上海文联举行。来自全国的专家学者们回溯探讨了吴贻弓的艺术成就。作为中国电影第四代导演代表人物之一,吴贻弓的作品具有时代的鲜活色彩,在电影戏剧结构、拍摄手法、镜头语言等各方面形成了独到的风格。“《城南旧事》获得了马尼拉金鹰奖,不但是改革开放后中国电影第一次获得的世界大奖,更以‘言有尽而意无穷’的风格,在世界影坛独树一帜。”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路侃说。
吴贻弓电影中表现出的文化观念和价值观念,值得当下电影创作者借鉴学习。《城南旧事》的细腻克制、《阙里人家》中的文化传承……专家指出,吴贻弓用美轮美奂的艺术表现手法创造了一种独特的抒情风格,整体提高了中国电影的审美水平,尤其在如何把社会重大题材与美好抒情题材相结合的探索中,提炼出了宝贵的经验。
中国文联副主席、上海市文联主席奚美娟回忆,1980年当电影以聚焦伤痛、揭露伤痕成为主流时,吴贻弓独辟蹊径的《巴山夜雨》就如李商隐的诗句,以缠绵风格和唯美艺术,在山河美、人性美的电影叙事中让观众感受浓浓的人情和生活的暖意。1983年,他别开生面的怀旧电影《城南旧事》,又预告了当代中国电影春天的到来。一年后,第五代导演拍出了标志性的文化电影《黄土地》。
“面对当今电影硬科技的突进,走出一条散文电影、诗化电影的新路,我们给予怎样的评价都是不过分的。”上海评论家协会主席汪涌豪认为,吴贻弓“散文电影”“诗化电影”的美学支撑,主要来自中国传统的诗意叙事。“他曾亲口告诉过我自己是如何痴迷传统文化,喜欢唐诗宋词,年轻时能大段大段地背诵。”
吴贻弓曾说过,电影的繁荣和发展有三个标志:好作品源源不断问世、人才持续不断涌现和电影市场观众热情高涨。除了用创作抒写浓烈的家国情怀,在后期担任文联及影协等群团职务时,他也在电影产业发展、电影人才培养、对外交流等方面用高度的文化自觉和先进的创新意识激励后辈。吴贻弓编纂出版的《上海电影志》,是中国第一部完整的电影志;他所创办的上海国际电影节,成为中国首个国际A类电影节,把世界最新的电影理念和中国电影紧密联系在一起。
“中国电影家协会办公室的走廊里,悬挂着每一位电影家协会主席的照片。我们每天上班都会从吴贻弓先生的照片前走过。”中国电影家协会分党组副书记闫少非说,“吴贻弓先生的艺术情怀与文化追求,永远和中国电影人同在。”
“上海电影万岁!――这是吴贻弓对整个上海电影,以及中国电影的嘱托和期待。”上海影协主席任仲伦说,吴贻弓是中国电影史上的一座山峰,以后人们看到或者没有看到,他都会站在那里,勉励着我们,接续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