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宁有个“营商通”服务平台,能打造为企业提供专属服务的数字“店小二”。在1月6日召开的长宁区优化营商环境暨投资促进大会上,“营商通”服务平台正式发布,将融入“一网通办”和“一网统管”,提升服务企业的能级。
会上还宣布了更多好消息:20家重点开发项目、重大投资项目和重点招商引资企业现场签约落户长宁,涵盖智能制造、人工智能、金融商贸、文化传媒、生命健康等产业。18家企业与长宁相关职能部门签约,合力推动中山公园数字金融城、虹桥国际贸易时尚圈、临空总部新高地等三大产业功能区建设。
数字“店小二”为企业提供专属服务
为了推进数字化转型,提升城区能级和核心竞争力,长宁区开发并上线了“营商通”服务管理平台,汇集全区300余处商办楼宇(园区)信息,梳理了市区两级近400项政策条款信息,并记录1.5万余条走访企业及业务部门的反馈信息,实现了“服务匹配智能化、产业地图动态化、政策语言市场化”三大功能。
它可以利用三维动态技术,对全区300余处商办楼宇、产业园区等数据按照国家级、市区级及产业导向进行分级分类展示。借助人工智能将政策语言转为机器算法,打造“政策计算器”,实现惠企政策一键计算、一屏展示。通过对各类政策的优势叠加,形成长宁招商政策组合推荐。
作为数字“店小二”, “营商通”同时扮演着多种角色。依托“一网通办”,企业只需通过法人一证通登陆电脑版企业专属网页,即可实现交互服务,从而使“营商通”成为企业的智能“服务员”。
依托“企业政策匹配”专题库,根据名称、经营申报等信息,为企业量身推送航空服务业、互联网+生活性服务业、时尚创意、人工智能、大健康等重点产业政策,实现政策一键快搜、在线申报,成为政策“闪送员”。
针对企业日常人才办理、论坛参与、公益奉献等需求,归集各类服务资源,推送至企业专属网页,让企业融入产业生态、畅享组团服务,做好服务“导航员”。
运用精细化管理思维,实时归集各类走访调研企业信息,转派单件由城运“一网统管”跟踪处置、评估问效,做有问必答、有求必应的诉求“督办员”。
三大功能区协同联动,前景美好
会上介绍, “十三五”期间,长宁区经济楼宇竣工209万平方米,预计“十四五”期间将再竣工200万平方米,与此同时,还将持续优化三大功能区协同联动的空间格局。
东部中山公园地区将按照“中央活动区”定位,进一步提升商业商务、科技创新、金融服务等功能。推进愚园路、武夷路、新华路、番禺路等美丽街区建设,加快华东政法大学、苏州河岸线、中山公园等公共空间有机更新。深化与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等机构合作,高品质打造金融科技功能平台和应用示范场景,推进一批数字化、功能性、枢纽型战略平台建设,打造中山公园数字金融城。
中部虹桥地区将坚持“国际、商贸、时尚、文化”定位,更加主动打好“虹桥牌”,进一步强化国际贸易、时尚设计、展览展示、消费体验、商务办公等功能,成为具有标志性的国际贸易时尚圈。
西部临空地区将继续坚持“机场城市、主城片区、商务社区”定位,重点聚焦临空经济、总部经济和数字经济,集聚总部型、功能性、平台型企业,打造全球航空企业总部基地。加快推动虹桥机场东片区脱胎换骨改造,探索保税功能突破路径。推进一批重大项目建设,打造一批特色产业园区和优势产业集群,打造临空总部新高地。
谋划推进“一业一证”试点等创新举措
记者从会上了解到,接下来,长宁还将释放一批改革新红利。在制度创新方面,围绕贸易投资便利、准入准营便捷、服务监管精准等领域,谋划推进“一业一证”试点、住所登记信用承诺制、名称告知承诺制、商事主体确认制等创新举措。
为了支持企业创新,长宁将发挥国家“双创”示范基地虹桥智谷的先导作用和平台功能,支持领军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融合高校院所等创新要素,以城区数字化转型为牵引推出一批具有引领性的应用场景,实现更多“从0到1”的原创性突破、“从1到100”的应用性转化、“从100到100万”的规模化量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