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上海12月17日电(记者陈爱平、陈杰)随着5G网络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上海引入新技术探索更智慧、更精细化的城市管理。
雨后放晴,工作人员来到上海市虹口区景泰大楼附近,操纵一架接入5G网络的无人机为这栋高楼做“体检”。无人机围绕大楼稳稳地飞行,其采集的外墙实景、红外图像等经由5G网络实时回传至现场人员的计算机。
接入5G网络的无人机围绕大楼飞行,并拍摄大楼实景及红外成像。 新华社记者 陈爱平 摄
“屏幕里,红外图像中亮色部分显示楼宇外墙对应部位是干燥的,暗色部分显示对应部位较为潮湿。若高楼外墙出现渗漏水、面砖空鼓等问题,这些部位在雨后放晴时晾干进度不同,显色也不同。”工作人员说,这些信息可以实时传给专家“远程会诊”,项目组随后会对大楼进行数字孪生建模。
在大楼附近的空地区域,工作人员操作无人机围绕大楼飞行。 新华社记者陈爱平 摄
今年以来,虹口区联合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以下简称“上海电信”),试点引入“5G+无人机+红外成像”技术和无人机智能巡检平台,为高层住宅楼扫描外墙、排查隐患,这些住宅楼大多已使用20年以上。
虹口区城市运行综合管理中心项目负责人夏良说,传统的人工检测排查高楼外墙墙面及附着物、建筑附属构件高坠隐患问题,耗时长、效率低,即便是熟练工人也需要几天时间,且很难精准地找出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隐患。
无人机拍摄的大楼实景和红外成像实时回传至工作人员计算机。通过红外成像颜色差异判断大楼对应部位干湿程度。 新华社记者 陈爱平 摄
引入“5G+”技术,定期为一定年限的高楼做全面“体检”,外墙保温材料或饰面材料起壳、脱落及其他问题在短短2小时内被发现,而且可以大大降低排查成本。
上海电信移动互联网部无人机飞控平台负责人李怡卿介绍,5G网络具有大带宽、低时延特性,接入后,无人机反应更为敏捷,这能保障检测过程安全,红外图像、视频等也可快速回传至后台。
该应用还可以用于历史保护建筑微损沉降检测、建筑工地违建监测等。
截至今年10月底,上海累计建设5G室外基站3.14万个,5G室内小站4.98万个。随着5G通信基础设施不断完善,“5G+”应用场景不断扩容,更多老百姓将从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