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上海新闻

以人民为中心 让城市韧性始终带着温度落地

时间:2021-01-24

上海市“一网统管”市域物联网运营中心内景。 本报记者 邢千里摄

上海,一座有着2400万人口的超大城市。

她,既具有任何一个庞大生命体、有机体所应有的复杂巨系统,也同样因为人流、物资流、资金流、信息流高度交汇集聚而伴生着潜在风险和可能的脆弱。也因此,对于这座超大城市而言,刚强与韧性正是一对不可分割的孪生特质——如果把“刚强”比作是应对一切风险挑战的铠甲,那么“韧性”恰恰是锻铸铠甲的最“硬核”质素。

当下,韧性一词,不仅被写入《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也在今年上海两会会场上成为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们关注的热点。

韧性城市,既要有抗压能力,有缓冲能力,更有自我调节和恢复能力,就如同锻铸城市的免疫力一般——要坚持系统思维,借助城市数字化转型的数字基座,让感知维度更立体、数据获取更充分、细末节点更健壮;实现精准预判,实时应对,有效处置的良性闭环,逐步进阶为类似环境生态的“自适应系统”;不再局限于能“扛”过某个单点领域的冲击,而是跨层级、跨领域、跨系统,形成一个全时空、泛领域、多学科延展的整体性城市安全体系。更重要的,聚焦“以人民为中心”,让韧性始终带着温度落地。

锻铸城市韧性,是城市实现更高质量发展的题中之义,需要苦练内功,须臾不可懈怠。

最强大脑,提供韧性之核

常态化疫情防控,正是对城市韧性的最直接考验。上海各区、各部门应急指挥系统时刻在线,第一时间响应,及时采取各类精准有效的应急举措,扎紧篱笆、安稳人心。这背后,城市运行“一网统管”筑就的城市“智脑”,起到了硬核支撑。

长宁区江苏路街道,上海“一网统管”首批试点街镇,这里既有密集的商务楼宇、连片的老洋房,也有诸如毛细血管般遍布的里弄小巷。街道城运中心集纳了5万余人口和7000余家企业及商铺的数十万条数据,并依托城运平台强大算力,释放精准治理效能。当下,江苏路街道构建形成“三人小组+城运中心”双闭环管理机制,确保特殊情况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响应、第一时间处置。

全市层面,“一网统管”平台已聚合50个部门、185个系统和730个应用,并探索以数字化方式呈现城市生命体征及相关问题。要锻造城市韧性,就要努力使“大脑”更发达,“中脑”功能更全,“小脑”更善实战——市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提交集体提案,建议加快推进城运系统建设,加强条块业务系统的深度融合,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互联互通的“矩阵”,让数据融会贯通、脑力算力延展延伸。特别要以“应用为要、管用为王”为价值取向,搭建开放式平台,依托“数据循环”实现“管理闭环”,更要以线下管理需求引领线上“智脑”建设。

在浦东新区,“城市大脑”更迭为3.0版,已形成80个场景,并融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5G通信、时空定位等最新技术,实现日常、专项、应急三种状态全闭环管理。市人大代表孙晔由此提出建议,要为城市大脑数据运用提供法律保障,保证数据顺利共享。以“脑力激荡”锻铸超大城市韧性之核。

强健筋骨,筑就韧性之躯

对于超大城市而言,韧性一词所涵盖的理念和范畴远远超出想象——城市空间及运行的韧性、生态的韧性、经济的韧性、治理的韧性……

对此,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纷纷提出:打造韧性城市,既要周密布局基础设施、物资储备、产业发展等“硬资源”,也要从经济金融、生态体系,甚至社会动员等方面构建“软支撑”。打造韧性城市是一项系统性工程,由此强健筋骨,从不同维度筑就城市的韧性之躯。

市人大代表袁欣、顾伟华等从经济及产业角度对加强城市韧性提出建议。比如,以北外滩改造、临港新片区等重点片区开发建设为契机,开展一批“数字孪生+规划设计” “数字孪生+建筑施工” “数字孪生+城运管理” “数字孪生+用户服务”应用试点,推动城市“规建管用”一体化闭环管理体系的应用场景建设。同时,建议充分采取市场化机制,以建设城市数字底座为契机,发挥国有企业的主导作用,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以加快布局“新基建”,发展新经济、新产业,推动数据要素价值化,以更高质量发展增强经济韧性,应对可能的风险与挑战。

市政协委员李安、张磊等则聚焦“韧性适应理念”。当前上海城市基础设施全面进入系统化运行、高强度维保和高频次更新的关键期,建议健全相关风险管理责任制度和保障机制,特别是借力城市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实现城市治理的整体性转变、全方位赋能和革命性重塑,以此铸强韧性,提升安全保障能级。

活跃细胞,锻造韧性之魂

近期,上海城市生命体征系统将发布,不仅将助力精准预判和决策,也会促成一场动力与效能的变革——既实现城市应对风险的治理能级提升,同时也深度融入一以贯之的人文关怀,从而活跃每一个基底细胞,发挥每个末端的主观能动,韧性也能随之而来。

作为城市治理的基础性单位,社区是民众参与构建韧性城市的最直接载体,要形成“自下而上”的防御、修复功能,也就意味着,要提高社会适应变化的能力,推进精细化、专业化的社会治理,特别是强化公众参与,形成应对危机的强大合力。

一方面是后台的“云数网边端”算法体系,另一头是基层工作人员移动端的统一工作平台,“数据一到立即报到”——这就是当下“一网统管”赋能基层工作的真实场景。不同场景的业务流程再造,也从根本上颠覆了以往“各管一摊”的局面。

市人大代表和市政协委员们纷纷提出:城市韧性的构筑,重在将技术动能逐渐转变为机制制度的效能和势能。在城市生命体征中,既要针对运行管理问题、市民需求等,高效整合资源、形成协同,精准投放治理力量,也要以科技向善的理念引领转型和应用,实现“以人民为中心”的治理,让城市的韧性始终带着温度落地。

市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此次提交的集体提案中建议,要汇聚智慧力量,合力攻坚克难,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围绕“高效处置一件事”,推动城市治理流程再造,更创新项目管理方式,在组织架构、人力资源、信息安全、技术规范、资金筹措等方面给予保障,配齐配强力量。

市政协委员刘建民以建立共建共享的城市建筑安全体系为例,建议实施全民常态化安全教育,建立政府有关部门、基层社区、学校、居民、企业物业、第三方监管平台等联动机制,以精细化网格共同参与和治理建筑安全,也共享安全。

  • 上一篇:海绵临港:水在城市中“吐纳自如”
  • 下一篇:上海各区各部门迅速行动全面强化疫情应急指挥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