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记者王永娟1月25日报道:“运动是良医,应在上海设立若干体医融合示范区,探索医中有体、体中有医、医体并重及社区体医融合等模式,为健康上海建设助力。”今天下午,在上海市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大会发言现场,刘宇委员的一番话,打开了未来体医融合发展的新图景。
刘宇委员 曹子琛摄
刘宇委员认为,目前,上海体医融合工作取得了一些成就,但尚处于起步阶段,也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比如职责分工不明确,相关政策法规不健全,具体手段和方法库尚未建立,人才缺乏等。
对此,刘宇委员建议,应在上海设立若干体医融合示范区,探索医中有体、体中有医、医体并重及社区体医融合等模式。
一是选择部分有条件的区或街镇设立示范点。推广智慧健身综合服务示范、社区老年人体医融合健康促进中心、糖尿病运动干预项目等经验,纳入政府实事工程。
二是在制约体医融合的关键障碍上进行政策突破。探索建立体医融合从业人员资格制度,在医院、社区设立相应岗位,加强医学、体育等高校相关专业设置,形成高校人才培养与就业的良性循环。研究社保支付体医融合相关服务项目的政策。大力推动体医融合健康促进服务的标准化,并研究制定相关扶持政策。建立运动伤害保险制度,构建运动风险合理分担机制。
三是在医疗卫生系统推广“运动是良医”的行动计划。把运动作为公共卫生的重要内容;将体医融合纳入医院评级的指标体系中,发挥临床医生和健康管理人员在科学健身行为干预中的积极作用,将体力活动水平作为基本生命体征,纳入医生问诊的内容体系中。推动运动处方门诊和体医融合健康促进中心进医院、进社区。
四是加强体医融合科研技术协同攻关。协同高校、企业、医院、科研院所成立体医融合协同创新中心,积极申报科技部重点实验室,对体医融合关键技术进行创新突破。打通体医融合的数据障碍,建立具有中国人群特点的运动处方库。资助若干体医融合健康促进项目,如老年人防跌倒项目、高血压干预项目等,并在实践中大力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