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纵相新闻记者 周安娜 汪鹏翀
“为二十世纪上半叶上海定调的,不是滨江公园的爵士音乐会、江面雾霭中的汽笛与街市中的喧闹,而是海关大楼传来的钟声。”
伯克利加州大学中国历史系教授叶文心在《上海繁华》一书里,为这口钟定下了历史基调。
中山东一路13号,上海海关大楼,外滩景观的标志性建筑。截至2021年,这幢象征国家主权的大楼已经落成95年了。
而就在刚刚结束的上海两会期间,上海音乐学院教授、著名作曲家叶国辉委员就为再次提升这幢上海地标的“颜值”,对大楼的钟声作出了一份《关于上海海关钟声机械敲击方式优化的建议》提案,引发了与会委员们的强烈反响。
四次变声,大钟为时代而鸣
在很多老上海人的记忆里,海关钟声陪伴着他们走过了童年,记录着他们在举国欢庆的节日里,随着游行队伍穿越人民广场狂欢的瞬间。
一刻钟听到一节音乐,半点听到两节音乐,三刻听到三节,整点就能听到一首完整的曲子……或许对于许多老上海人来说,“听钟识时”是从小就有了的基本技能。
然而,九十多年来,这里的钟声已经经历了四次变化。
自1928年元旦第一声钟声敲响起,国际通行的报时音乐、英国古典名曲《威斯敏斯特报刻曲》就一直响彻在浦江两岸,直到1966年。
1966年5月,一批“红卫兵”闯入了海关大楼,气势汹汹地要砸毁大钟,所幸被一些海关干部制止。上海市政府调集人马,拆除原装的机械报时音乐,决定以“革命曲”《东方红》替代“不革命”的《威斯敏斯特》,以此来“堵住红卫兵的嘴”。
意外的是,由于报时音乐是由机械铜锤敲击四口小铜钟发音成曲,本身就是为演奏《威斯敏斯特》而设计,无法演奏出《东方红》,上海市政府只好采用电子奏乐,再由48只扩音喇叭来按刻播放。自此,上海海关钟声也从传统的机械敲击方式改为了电子报时。
1986年10月,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访问上海。国庆前夕,海关大钟恢复了《威斯敏斯特》曲,器械敲击的声音再次回荡在黄浦江两岸。
(图说:邓小平当年会见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
《威斯敏斯特》又这样响了十余年光景,但这其间,不断有人写信或电话给相关部门,要求海关大钟停奏《威斯敏斯特》。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从当年6月30日零时起,海关大钟停奏了这首报时乐曲,机械照常运作却只响整点钟声。
2003年5月1日,海关大钟重新奏响由电子播放的《东方红》,并一直响到了今天。
委员提案:大钟能否为《东方红》而鸣
叶国辉教授是广东人,自大学考到上海音乐学院后,在上海已经待了30余年。
“我有一张很经典的照片,是我刚来上海的时候拍的,背景就是海关大楼。当时的浦东还几乎没什么高楼,现在对比起来感觉很有意思。”叶国辉的工作间里有不少的老照片,有关工作的,有关生活的,一张张记录着他在上海这些年的时光。
三十年间,浦东的高楼起来了;三十年间,浦东的钟声下去了。“小时候隔老远就能听到的钟声,现在哪能听不太到了”也成了许多上海人的遗憾。
作为一名专门教作曲的音乐教授,叶国辉正在进行着一些与上海及世界上标志性建筑有关的音乐创作。
在他看来,标志性的东西是有历史感的,而海关大钟作为上海标识,同样具有着广泛的国际意义。“对于我们做音乐的人来讲,对钟声会非常敏感。如果传统意义上的敲击式钟声也能够传出《东方红》的声音,我觉得这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
(图说:上海音乐学院教授、著名作曲家叶国辉)
这也正是叶国辉在此次上海两会期间提出相关提案的原因之一。
叶国辉向东方网•纵相新闻记者介绍,《威斯敏斯特》由四个固定的音高组成,而《东方红》的主要部分正好也是四个音高,且中间有三个和《威斯敏斯特》重合,即若在现有基础上增加一个音高装置,就可以做到两者兼顾。
不仅如此,由于海关大钟的机械装置其实是“四音五锤”,所以从理论上讲,如果把“多出来”的铜锤挂到《东方红》需要的音高上,其五个音高就可以做到全面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