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上海新闻

上海惊现的“小灵猫”背后有城市野生动物调查观测网络

时间:2021-03-17

3月15日,本报报道了《在上海绝迹近十年小灵猫“重出江湖”》。小灵猫的出现,让许多人惊喜。而这份情绪,在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王放心头更强烈。

王放说,在上海,最近十几年间除了零星目击,竟然很难找到一张清晰的照片,我们判断江湾区域是最有可能的小灵猫分布区。没想到,架设红外线照相机后的第一个星期就拍到了!其实,惊喜小灵猫的背后,有王放领衔的项目组从2019年就开始布设的上海城市野生动物调查观测网络。从最初的7个观测点到如今的70多个点,从大学校园到郊野公园、普通社区,记录着这座城市中人类以外的“居民”动向。

曾有人问王放观测记录的意义何在?他的回答简单,但是句大实话:“当我们建成一个人更喜欢的城市,野生动物也会喜欢。”而如何“共生”,正成为上海面临的新课题。

1万张照片的“意外”

这次找到的小灵猫,别名七节狸、笔猫、乌脚狸、香猫,体形比家猫略大,嘴部尖,额部狭窄,耳短而圆,眼小而有神,四肢细短。小灵猫基本毛色以棕灰、乳黄色多见,唇白色,眼眶前缘和耳后呈暗褐色,背部有3至5条连续或间断的纵纹,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

前天晚上8时30分,王放和他的学生在长宁一个小区检查着红外线照相机的电池和存储情况,这里的拍摄已进行了一段时间。这个坚持了两年的项目,源自王放对城市野生动物群体的三个观点:首先,生物多样性是城市生态安全特别重要的组成部分,跟市民健康、城市生态景观息息相关;其次,当城市环境恢复,野生动物必然越来越多,这些变化都应有数据资料积累,对制定相关管理政策提供帮助;最后,过去人们关心在急剧变化的环境中野生动物怎么适应,目光更多投注在荒野,可是了解城市中动物对环境变化的响应,可以补充野外数据,更好地回答动物在自然生态里的适应性,这也是我国在不同地方自然生态保护的基础。

2019年,王放带着两个博士生、一个硕士生,从全市选择了滨江森林公园、杨浦共青森林公园等7个试点观察区,铺设这个长期观察网络的雏形,结果令人惊讶。“我知道上海的野生动物数量不小,但初步观察结果,依然让人意外。”

孩子们看到了仙八色鸫

2019年11月,课题组尝试招募首批市民志愿者,当天就有100多人报名,接着,更多复旦大学学生参与进来,并组成学生社团。滴水湖、南汇东滩、上海大学校园等新的观测点不断增加。

1982年出生的翟晓欣另一个名字叫“海狸”,意为“上海的河狸”。作为最早参与城市野生动物观察的市民,他用业余时间做这个事儿,觉得很酷。他说,这有助于更好地与野生动物相处。

和他一起参与的小伙伴,更多的是家长带着孩子来学习动物知识,亲近自然。在滨江森林公园,孩子们第一次从红外线照相机记录里看到活泼的獐的生活,眼睛里满是惊喜。而在顾村公园,无意中拍到的仙八色鸫,更是让人惊艳。“这只鸟有八种色彩,特别漂亮,能拍到真的很幸运。”

潮汕小伙子陈泳滨是复旦大学自然生态科考协会会长,也是跟着王老师一起发现小灵猫、观测野生动物的研三学生。他本科学生物技术,带着深入了解自然的想法,考了生态学硕士研究生。

人工智能可参与识别记录

“适应了城市生活后,一些动物可能比人类想象的‘聪明’,它们的体型、行为、内分泌、智力都会发生改变。”王放说。正是基于此,他所在的课题组与上海市林业总站合作,对城市生态和野生动物进行进一步的观测和调研。

王放最近两年对城市动物的调查,成为他对国家和地方野生动物保护法律法规提出建议的基础。他的建议中,包括在城市建立“重要野生动物栖息地”和“关键保护小区”。与传统“野生动物保护区”不同的是,这个区没有围墙,不禁止人类开发及居住,在管理和设施上,为人类与动物提供“和平相处”的条件。另一方面,他也希望与提供人工智能识别服务的技术方合作,对拍摄到的海量影像资料进行识别记录,提高观测网络的效率。

在他看来,城市发展的初期,野生动物必然大幅减少,降至谷底,随着城市进一步发展,它们将再次回到我们身边。良好的生物多样性,无疑是城市生态文明的一张闪亮名片。

  • 上一篇:上海文庙改扩建项目预计下半年启动
  • 下一篇:学会上网后爱上学习,老人成“云空间新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