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持续推进疫苗接种,疫苗接种必要性在人群中普及推广。针对近期网民疑惑、市民咨询,记者梳理了10个热点问题,邀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王新宇副主任医师、长宁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预防科科长庞红、上海市疾控中心免疫规划所主管医师任佳一一厘清,整理“保姆级”疫苗接种知识。
问:注射第一剂次后,等待第二剂次接种期间,需要注意点啥?
答:新冠灭活疫苗第一剂接种后产生的抗体水平通常还不足以保护个体,需要过一段时间后再接种一针。因此,不能以为接种一针就可以“刀枪不入”了,仍需要做好个人防护。同时记牢第二针的接种时间,按时接种第二针。
问:最近接种了新冠疫苗的第一剂,但这两天意外发现自己怀孕了,该怎么办呢?
答:目前,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后发现怀孕的样本数据还非常少,以现有临床资料来看,尚无法判断女性在接种后可能导致不良后果的风险。但是基于对灭活疫苗的安全性,不建议仅因接种新冠病毒疫苗而采取特别的医学措施,包括终止妊娠,但建议做好孕期的随访和定期检查。
问:预约接种新冠疫苗的日期到啦,但竟然碰巧遇上“大姨妈”,还可以接种吗?
答:女性月经期可以接种疫苗。
问:近日网传新冠疫苗注射完毕会影响性功能,有科学依据吗?
答:从目前安全性数据来看,并没有类似相关报道。如果发现接种后出现类似问题首先应该去专科检查,如确实有问题又不能排除与疫苗接种相关性的,可至原接种点报告不良事件。
问:已接种完第一剂次疫苗,此前说2周后接种第二剂次,目前说是3至8周都可以接种,间隔时间长会影响抗体形成吗?
答:不会影响。国药集团中国生物北京所此前在临床试验阶段探索了不同接种程序、不同接种剂量的方案,结果显示,间隔3周和4周的效果最好,免疫的持久性、抗体阳转的水平、抗体平均值等各项指标均好于间隔1周和2周。
由于个体差异,每个人打完疫苗后形成保护的时间也各有差异。但根据现有的Ⅲ期临床试验结果,两针注射后再过14天可产生高滴度抗体,形成有效保护,且全人群中和抗体阳转率达99%。
问:相比其他年龄段,60岁及以上老年人接种新冠疫苗有什么注意事项?
答:60岁及以上人群为感染新冠病毒后的重症、死亡高风险人群,接种新冠疫苗后可以产生一定保护作用,同样建议接种,但接种前建议充分评估自身的健康状况,符合接种条件的方可接种。70岁及以上社区人群前往接种时,需由家属或社区志愿者陪同。
问:老年人接种疫苗后应该留意什么?
答:和其他成人一样,老年人接种疫苗后,需现场留观30分钟;保持接种局部皮肤的清洁,避免用手搔抓接种部位;如发生怀疑由疫苗引起的不良反应,报告接种单位,需要时及时就医。
问:患有“三高”(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的60岁及以上老年人能否接种新冠疫苗?
答:如果血糖、血压、血脂的指标控制稳定,就可以接种新冠疫苗,反之建议暂缓接种。
问: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60岁及以上老年人能否接种新冠疫苗?
答:若处于心脏病、心绞痛发作期,不建议接种新冠疫苗,等疾病得到良好控制后可以考虑接种疫苗。
问:患有帕金森病、阿尔兹海默病的60岁及以上老年人能否接种新冠疫苗?
答:帕金森病、阿尔兹海默病患者,若健康状况稳定、药物控制良好则可以接种新冠疫苗,若相关指标控制不稳,或处于急性发作期,则建议暂缓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