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上海新闻

竟鼓励中学生恋爱 快管管这些公众号

时间:2021-04-09

制图/张继

“好过分,鼓励中学生恋爱,强烈建议查封并关闭该公众号!”最近,一个名为“魔都中学生××墙”的公众号引起家长注意,该微信公众号引导中学生在后台留下个人信息,用于交友、表白。许多学生更是直接把自己的正面照和姓名、学校、年级信息提交给组织者,在被编辑后公开在该平台上。

需提交学校、年级和照片

“我喜欢你”“真的好喜欢好喜欢你呀,不要讨厌我了好不好”“我对你的热爱从预初开始就没有停下过”……

进入“魔都中学生××墙”公众号,标题名为“上海表白墙”的内容已经更新至190期,仅这一期的留言就有60余条。每一条都包括了被表白人信息、表白内容和留言者信息三部分。这些留言犹如学生们的“树洞秘密”一样,一条条排开列出。

被表白人一栏,有的隐晦地全部用字母缩写代替,有的则明确地写着学校、年级和名字的字母缩写,许多学校耳熟能详。从校名来看,参与的中学生分布广泛,在这里留言、活跃的学生不局限于某校、某区。

除了“表白”,该公众号还提供“交友”报名入口。记者打开其主页的交友报名表,一张麦客CRM表单弹出,要求学生必填“昵称”“微信号”“所在城市、学校、年级”“自我介绍”“交友宣言”以及近照上传。

学生们的信息经整理后,在另一个微信公众号“中学生校园××墙”上展示。在该号推文中,中学生们的正面照罗列排开,下面跟着自己的名字、学校、年级、交友宣言等内容,记者发现,该公众号上展示的学生,不仅来自上海,还有广州、杭州、深圳、大同、清远、佛山等地。

推文下面还提示学生,想提高“上稿率”,就要把信息填全、照片露脸。

以4月3日推出的最新一期《【全国中学生爆照交友第98期】你是我生活里的甜味剂》为例,10个“爆照”的学生中,上海地区的学生就有4个。而想要获得当期“爆照”学生的联系方式,只要在公众号发送对应学生的编号,就会收到其微信号。

“这种公众号不怀好意,为了钱毫无底线,真是贻害无穷!”一位家长对公众号组织者的用意表示质疑。

大量学生隐私流向不明

记者打开这两个公众号介绍,都显示账号主体为个人,2020年6月注册。此外,相关的公众号还有几个,如“中学生××墙”“QYuan中学生××墙”。它们采取相同头像,仅更改文字部分,主体都为个人,注册时间集中在去年四月到七月份,注册地都不在上海。

几个公众号之间互相联系,其中“中学生校园××墙”为“主阵地”,其宣称主导的账号已经覆盖全国各主要城市,沟通服务近百万学子。其他各号分别承担不同的功能,比如“魔都中学生××墙”主要针对上海地区学生发布表白内容,“中学生××墙”则主要发布全国各地区的表白内容。

几个公众号之间不仅相互分工、吸引中学生为主要受众群体的流量,更在无声无息地大量收集着学生的个人信息。

“魔都中学生××墙”中“交友” 功能的信息填写,在“中学生校园××墙” 中也有相同的麦客CRM表单。这些不同公众号入口的表单格式、表头等是完全一样的,记者分别提取了两个公众号中的表单链接,显示为同一网站地址。

可以理解为,这一系列注册主体不明的个人公众号从全国各地搜集学生信息,学生们的信息从不同的公众号汇入了同一个后台当中。

参与相关公众号活动的学生,不仅个人信息在后台被集中获取,去向及用途不明,而且自己的信息被公开发布后,也便将自己暴露于未知观众的眼皮底下。

[法学专家]

容易成为犯罪分子寻找引诱目标平台

“要求实名注册,学生的学校、姓名都写上去了,很不安全,容易成为犯罪分子寻找引诱目标的平台,一定要遏制。现在学生各个机构上课,传播起来很快的。”一位家长担忧地表示。

家长们的担心并非多余,就在3月31日和4月7日,“魔都中学生××墙” 发布了两条网课广告,将学生引流至教育机构平台。

尽管以往该公号几乎没有广告,但近期接连出现的广告证明了,公号组织者并非只是“单纯地”提供社交平台,而是打着“表白”“交友”的噱头吸引眼球、积累粉丝,当到达一定流量后,可以换取广告价值,最终转化为商业用途。

“这些公众号对未成年人的信息收集并不合法,并且学生的肖像及可识别的个人信息都存在安全风险。”上海大学法学院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法治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法学博士陈吉栋分析。

在去年公布的《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中,明确要求处理14岁以下未成年人个人信息需经监护人同意,在该法未正式实施前,按照《民法典》规定,未满18岁的未成年人,即便自己主动提供相关信息,由于未经监护人同意,这样的信息收集也不合法。

同时,“魔都中学生××墙”等公众号在收集信息阶段,并没有公开处理信息的规则,明示处理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不仅如此,只要输入编号就可以获得相关学生的联系方式,也就是说,对于学生信息向第三方提供时,没有设置审查验证等程序,如果提供的学生信息确为真实,则有极大的安全风险。

“表白功能,须搜集表白对象的学校、姓名,本人姓名(可匿名)等信息。从公众号实际呈现来看,涉及姓名相关信息均以缩写表示,但也存在经由表白者、学校信息等结合推测出被表白对象身份的可能;还有抽奖活动,无论活动本身是否真正提供了相关奖品,对中奖者收集必要信息应为必要步骤,至少需要收集到中奖者姓名、住址、联系方式等信息,如果和前述收集到的肖像、就读学校等信息结合,不排除对用户人身与财产安全造成威胁。”还有为了“交友”而上传的照片,也存在着肖像权侵犯风险、隐私权侵犯风险、个人信息权益侵犯风险。

“照片信息与其他个人信息结合可以定位个人,导致人身侵害乃至犯罪行为;也存在一些网络黑色产业利用上述信息对个人进行骚扰、侮辱等,造成人格权侵害。”陈吉栋介绍,照片中的人像信息属于个人生物识别信息,可能造成财产与人身风险。

对于未成年学生用户,其个人信息泄露后主要可能被用于教育培训、商品销售推广,属于传统灰色产业内容。而尽管这些公众号均显示为个人主体运营,但并不影响对其处理个人信息的行为进行规制,《民法典》《网络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对此均有相关规定。陈吉栋认为,微信平台在其《服务协议》中主张其仅提供平台,用户对其发布的内容自己负责,但其属于网络运营者,如接到用户举报投诉等,有义务审查相关内容并停止信息传输,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必要措施防止进一步损害。如经审查发现存在个人信息、隐私侵权而未采取必要措施,须与涉事微信公众号承担连带责任。

[心理教师]

家长应理智引导孩子青春期感情表达

“竟然鼓励中学生恋爱,强烈建议查封并关闭该公众号!”一位家长表示,自己已经举报该公号诱导中学生早恋、套取学生个人信息,并呼吁家长们共同投诉。

表白、交友,这样的字眼,对正在青春期的中学生们似乎具备天然的吸引力。在“魔都中学生××墙”公众号的“表白墙”推文,单篇阅读量基本都在2000以上;而在“中学生校园××墙”公众号里,“爆照交友”的推文,单篇阅读量则高达1万以上。

对此,江宁学校心理教师杭艺分析,从中学生个体发展来看,进入初中的男女生已经进入性成熟发育期,对异性的交往需求日益加剧。青少年冲动、情感体验强烈、表达欲强烈,在现实校园主流生活中,中学生压抑个体表达与情感,在网络中,出现了这么一个平台,青少年在这里自我宣泄与自我表达,同时也会引发一些模仿效应。

杭艺提到,2018年在上海对1800名中学生的调研中,17%初中生与34%高中生表示谈过恋爱。中学生恋爱现象已不是个例现象。

“社会需要监管网络环境,限制低龄化青少年的网络参与。引导青少年加强法律意识,保护个人隐私,预防不法侵害。”杭艺分析,对于过度成人化与追求强烈关注需求的青少年,往往是家庭情感缺失的表现,家长应及时给予家庭的关注与关爱。家长可以讲讲自己青春时的情感故事,男生谈谈责任、尊重与控制;女生谈谈自信、自尊与自我保护。引导孩子理智看待异性情感,追求自我认识与自我发展,树立更高层次的生涯发展目标。

  • 上一篇:用苹果钱包充值交通卡款付一周钱却没有到账 钱去哪儿了
  • 下一篇:地铁徐家汇站试点“安检快捷通道” 乘客可扫二维码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