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面不大的虹口区甜爱路129号,是一家“资深”的咖啡店,从创始人老宋那里传到儿子宋炳宇手里,已经经营了22年。
1999年,雀巢咖啡风靡上海,星巴克才刚刚起步,老宋夫妇从企业下岗。他们买下了甜爱路的房子做起了咖啡生意,名字就按路牌上的来,取为“甜爱”。老宋夫妻俩觉得,开一家咖啡店比做其他的事情要优雅和体面。
那时候上海的咖啡原料都由统一渠道进货,味道也差不多。老宋去真锅、上岛、星巴克转了转,觉得应该有所差异,最后决定还是以老上海咖啡为主,本地化经营,主流客户群锁定在与他俩年龄层次相仿的顾客。
2004年到2006年是咖啡店的鼎盛时期,9时30分开门一直营业到24时,品种以“清咖”“奶咖”为主,“奶咖”不是现在打上奶泡的样子,而是淡淡的黑咖啡倒上鲜奶,融在一起。客人们再点上开心果、蛋糕、花生、水果拼盘等,特别符合上海人吃吃聊聊的休闲方式,做的基本是熟人生意。
过了没几年,意式咖啡开始充斥上海的大街小巷,主流客户群趋于年轻化,他们不太喜欢传统的老上海咖啡,夫妻店的经营方式也显得落伍,咖啡店的生意越来越惨淡。
2008年,生意跌到了谷底。宋炳宇把在日本留学时观察到的百年咖啡店的经营模式告诉父母,建议将咖啡以茶的方式售卖,分产地和口味。但是老宋没采纳,因为那时客人来问咖啡产地的确实很少,市场还没有发展到这一步。按照产地进货,投入也大,这对已经不赚钱的咖啡店来说又多了一层负担。
2011年,宋炳宇正式接手咖啡店,父母不再参与经营。除了传承上海精致咖啡的理念,店里的产品转型、环境也要跟上。为了吸引年轻人、留住年轻人,小宋推出了意式经典咖啡、美式拿铁,“人家有我也得有,差别是我的咖啡喝下去不那么苦,甜甜的。”小宋说。
老上海咖啡却一直是店里的招牌。小宋有自己的想法,光明冰砖咖啡、酒酿咖啡、上海老咖啡三款既延续了父母辈的传统口味,又有创新。用上世纪80年代流行的红双喜杯子装咖啡也是上海“独一份”,除了咖啡和牛奶的元素,奶泡上还加了乐口福。
这几年,甜爱咖啡店因名字的“甜蜜”受到客人的宠爱,“蜜语”从外墙一直写到了咖啡店的天花板。有的客人带着自己的孩子来,问老板呢?那对老夫妻呢?这是“回娘家”的客人;现场求婚的年轻人也不少,需要店主帮忙,男生提前来布置创造偶遇和惊喜;也有分手的,有仪式感的开始和结束,说话并不避讳旁人,情到深处激动得落泪,说完平静地分手离开,一会儿男生又折回,坐下来再点一杯咖啡,向店主小宋倾诉。
在上海,像甜爱咖啡这样的小店越来越多,截至2021年1月,上海共有6913家咖啡店,是全球咖啡店最多的城市。
第一财经发布的《上海咖啡消费指数》报告显示,上海每万人拥有2.85家咖啡店,这一指标已经达到伦敦、纽约、东京等全球城市的平均水平。
这些遍布街头巷尾的咖啡店,正烘磨着世界各地出产的咖啡豆,冲泡出风味各异的“上海香”……本报记者蒋迪雯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