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红岩联线文化发展管理中心讲解员讲述王朴的故事。特派上海记者 李文科 摄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4月2日15时30分上海讯(特派记者 佘振芳)今(2)日下午,在复旦大学举行的“让烈士回家”系列主题活动中的英烈故事会上,来自重庆红岩联线文化发展管理中心的金牌讲解员刘帅、卢叶、古越在光华楼报告厅讲述了王朴、胡其芬、陈以文三位烈士的事迹。
“光荣的儿子、伟大的母亲”,讲解员用这个题目,讲述了烈士王朴和母亲金永华的故事。特派上海记者 李文科 摄
“光荣的儿子、伟大的母亲”,讲解员刘帅用这个题目,讲述了烈士王朴和母亲金永华的故事。王朴参加革命之后,说服金永华变卖家产筹集黄金两千两,交给地下党作为活动经费。后来,王朴不幸牺牲。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仍写信叮嘱母亲和妻子:“娘,你要永远跟着学校走,继续支持学校,一刻也不要离开学校,弟妹也交给学校。小群,莫要悲伤,有泪莫轻弹。你还年轻,你的幸福就是我的幸福。咱们的孩子好吗?我看孩子就取名“继志”。继承的“继”,志向的“志”。后来,政府带来2000两黄金还给金永华,金永华却说:我把儿子交给党是应该的,现在要享受特殊是不应该的;我变卖财产,奉献给革命是应该的,接受党组织归还的财产是不应该的;作为家属和子女继承烈士遗志是应该的,把王朴烈士的光环罩在头上作为资本向组织伸手是不应该的……
重庆红岩联线文化发展管理中心讲解员讲述复旦红岩英烈胡其芬的故事。特派上海记者 李文科 摄
“我们的革命者是在狱中等死吗?他们是否想过越狱?”讲解员卢叶在平常讲解时,经常遇到这类疑问,在现场,她用烈士胡其芬的故事作了回答。胡其芬,曾在邓颖超直接领导下工作。国共谈判破裂后,周恩来决定疏散中共代表团工作人员,胡其芬坚决要求留在重庆从事地下工作。1948年4月,由于叛徒出卖不幸被捕入狱。在狱中,胡其芬写了一份《最后的报告》,这份报告成了记录国民党罪行的铁证,也告诉世人,深陷牢狱的革命者虽抱着为了革命视死如归的信念,但在任何时候都没有放弃对生的追求,他们渴望活下来,更渴望在新中国的建设中发光发热。
重庆红岩联线文化发展管理中心讲解员讲述复旦红岩英烈陈以文的故事。特派上海记者 李文科 摄
一位文弱的知识分子,如何成为“共产党里的神行太保”?讲解员古越带来了烈士陈以文的事迹。陈以文中学时期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大学期间主要从事组织学运工作。后来,为了牵制国民党在大后方的武装力量,被组织任命为上川东第一工委委员,在重庆垫江等地发动农民群众,开展武装斗争。他剃了头发,穿上了当地农民的服装,夏日头顶草帽,雨天头戴斗笠,脚踏草鞋,翻山越岭,风里来雨里去,不知疲劳地往返于各村镇之间。一次,他为了把秘密宣传品送到目的地,6个多小时跑了几十里山路。当受命在中途拦截他的特务到达时,他早超特务很远了。连敌人的警察局长也忍不住感叹:“共产党里真有神行太保,陈以文就是。”敌人更是把他传说得神乎其神,说他能够飞檐走壁,来无踪去无影。1949年11月14日,陈以文和江竹筠、李青林等30位同志壮烈牺牲在重庆歌乐山电台岚垭刑场。
三位讲解员用一首烈士的遗诗作为宣讲会的结束。特派上海记者 李文科 摄
“今天,我们将烈士们的故事带回复旦,就是想以这样一种特殊的形式送烈士回家、送烈士的精神回家。”最后,三位讲解员用一首烈士的遗诗作为宣讲会的结束:
不要眼泪,
也不要人们的慰藉。
记着呵——
中国人还活着,
这册血写的账簿,
将是一块历史的丰碑!
死,是永生,
死,并不是战斗之火的熄灭。
让他永不泯灭的忠魂,
在青翠的歌乐山巅,
仰望黎明!
现场观众感动落泪。特派上海记者 李文科 摄
低缓哀伤的音乐、饱含深情的讲述、刻骨铭心的故事、英勇不屈的红岩精神令在场师生深受感动,故事会结束时掌声雷动,经久不息。
听完故事,复旦大学博士一年级的李加峰十分感慨:“小时候,书本上有小萝卜头的故事,对红岩精神有印象,但不算特别了解。在听了他们的故事后,感触特别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