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杰(左二)和同事们。组委会供图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5月20日19时30分讯(记者 李袅)看重庆轨道交通2号线穿楼而过,成为不少游客旅游观光打卡的必选之一。尤其是单轨列车的自动变道方式,曾在网络上走红。而这样具有科技感的场景,必须依靠单轨道岔来实现。“一带一路”国际技能大赛即将于5月27日在渝开幕,从一名普通工人到道岔专业的技能大师,负责单轨道岔的维护维修和技术改造的张杰直言,目前重庆单轨国产化率已达90%以上,重庆基本实现了跨座式单轨道岔国产化的梦想。
为单轨道岔实现国产化提供保障
“好,解锁。解锁之后,车辆准备开始转道。转道完成,锁定!”在张杰技能大师工作室,张杰非常熟练地展示单轨道岔的运行实验。
“如果道岔哪个锁定扣没有伸出来或者缩进去,就是出故障了。出故障后,故障灯就会亮起。”这个电气道岔设备实验装置是张杰和工作室员工自行研发,并一手做出来的。
看上去不算复杂的效果,往往要做多次实验,才能把确定的技改方案运用到真实轨道场景中。张杰透露,目前这款设备已被纳入轨道集团内的国家级技能鉴定所,成为单轨道岔专业员工技能培训、演练和鉴定的一个工具,“道岔装置要正常运行,对设备稳定性要求极高,我们必须保证它完全不出故障,这是最大的难点。”
这些年,以张杰为首的道岔车间成绩斐然:驱动装置完成部件国产化,寿命在原有基础上提高了300﹪;故障率却在原有的基础上降低了200﹪;锁定装置使用寿命在原有基础上延长了200﹪……
“目前,我们正在计划做一款冗余型的双plc(可编程殴控制器)设备,能适应50℃甚至更高的温度,更重要的是它能够在三年、五年或者八年的一个周期内实现极低故障。”张杰介绍,实现自动化plc之后,除了可节约成本,还能实现更低的故障率。
除了极低故障之外,道岔设备对耐久度的要求很高。“我们希望通过实践和维护工艺更新,让大修时间往后推两年。因为对于一个频繁使用的装置来说,六年时间太频繁,会增加人力和财力成本。”张杰说。
张杰正在工作。组委会供图
重庆建成全跨座式单轨交通产业基地
“技能是没有捷径可走的。一件事情,重复的干,不停的干,就一定能够干好。”这是张杰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他常要求学员反复频繁做实验,待实验成果成熟后才能应用到实践中。2018年工作室做了一个电机国产化换型的实验,6个月时间里,24小时不停监测。张杰要求让电机运行将近300万次,每半个小时记录一次,每天记录48次。
“咵哒,咵哒……”工作室学员周强还清晰记得无数个夜晚,电机发出的声音。他说:“张大师要求严格,这个动作200万次,那个动作100万次,因为需要半个小时记录一次,我们定闹钟,测温度,看转速,记录电压。最后记录的册子堆起满满一沓。”
2012年张杰技能大师工作室成立,2013年开始推动工作,每年实施3到5个项目,包括研发、技改以及设备出现临时突发情况的调试和改造。据统计,工作室6年来累计已完成21个项目,为单轨道岔日常的维修和设备的升级改造,提供了诸多数据。
“每年我们选择20个优秀人才进行培养。这20个人再分下来,培养各个工班骨干,轨道交通2号线10个人,轨道交通3号线10个人,这些人把学到的技能带回去,教给道岔一线工作中更多的人。”张杰鼓励工作室学员在各自工班传授所学技能和绝招,以此提高专业技能及排查隐患的能力。据了解,这在轨道集团形成了良好的工作和学习氛围,使道岔专业高级技术工人比例提升了30%。
张杰介绍,目前,重庆已经形成了非常完整的跨座式单轨交通产业链条,已建成全国唯一的,也是最大的跨座式单轨交通产业基地。据了解,跨座式单轨交通已成功走向韩国、印尼等国际市场。重庆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也在积极推进跨座式单轨交通海外项目的开展。在国家的支持与倡导下,跨座式单轨交通将沿着“一带一路”铺到越来越多的外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