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重庆新闻

聚焦重庆高质量发展 走进中冶赛迪②为钢铁装上智慧“大脑”

时间:2019-05-30

image.png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亲临重庆视察指导工作时,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为新时代重庆发展导航定向,希望重庆更加注重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努力在推进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中发挥支撑作用、在推进共建“一带一路”中发挥带动作用、在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中发挥示范作用。

企业是经济发展的主体,在发挥“三个作用”中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近期,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走访一批重庆具有代表性的企业,了解它们发挥作用、担当责任的生动实践。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5月30日6时讯(首席记者 佘振芳 实习生 邱小雅)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时指出,调结构转方式、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根本上要靠创新。中共重庆市委五届六次全会强调,要“深入推进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科技创新”,“使创新成为重庆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

深耕钢铁行业60余年的中冶赛迪,近年来以创新驱动为抓手抢先布局,发挥自身在智能化大数据领域的技术优势,率先开发了服务智能制造、智慧城市建设的整体解决方案和一系列核心产品,在带动数字经济产业化发展、形成重庆市经济快速发展新的增长极、为重庆打造西部地区数字经济高地方面贡献了力量。

一个平台:智慧工厂背后的“最强大脑”

在广东韶钢炼铁厂内,轰鸣的机器有序生产,旁边的中控室却空无一人。过去那些忙碌在钢铁生产一线的操作工人去哪儿了?

原来,在这个“无人”中控室背后,藏着一个“最强大脑”,它的“总工程师”正是总部位于重庆的中冶赛迪集团有限公司。

今年年初,中冶赛迪为宝武集团打造的以铁区远程集控为代表的智能制造示范项目在韶钢投产。“智慧中心就像一个‘钢铁大脑’,可以对全厂的生产运行进行智能感知、智能分析、智能预测和智能决策。”赛迪信息副总工程师王刚说。

工人们正在“智慧中心”操作。视频截图

在这个智慧中心,集成了中冶赛迪自主开发的100多个智能模型,通过大数据中心,对现场采集的30多万个点的数据进行智能分析处理,完成了原本分散各处的8大工序、30个系统、42个中控室、436个操作岗位工人要做的工作。

通过中冶赛迪钢铁“智慧中心”的大屏幕,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看到,原来生产一线的工人们正坐在面积约1600平米的智慧中心监控生产数据,“工作累了还能喝口咖啡,彻底摆脱过去高温、高噪音的工作环境。”王刚表示,“智慧中心推出后,劳动人员数量减少38%,特别是减少了一线生产人员,危险作业区人员全部撤离,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和生产操作的安全性。”

一体化智能管控平台。视频截图

其实,这个智慧中心远远不止解放劳动力、提高效率,它还打破了原有管理架构。

“我们首次将自动化、大数据、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5G通讯在传统流程工业进行集中化、规模化应用。”王刚称,原来要经过厂级、分厂级、然后再到作业区,如今仅需通过平台就能直接操控,实现了扁平化的管理模式,而这种模式的创新是根本性的。

如今,韶钢智慧中心代表着国内钢铁行业智能制造的最先进水平,也吸引着同行观摩学习。

一条路径:5年投入近13亿元搞研发

在中冶赛迪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大厅内,一面巨大的墙上挂满了奖牌和证书。它们见证了中冶赛迪如何在科技创新这条路上实现从“人有我无”到“人有我优”的飞跃。

荣誉证书和专利证书。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谢鹏 摄

早在2008年,中冶赛迪就率先在重庆建立了研发中心,并单独将其成立为法人公司,这在当时开创了业界先河。

“我们保证每年都要在研发上投入营业收入的百分之四,这在国际上都是一个较为可观的数目。”数据显示,近五年(2013-2017年)中冶赛迪集团实际累计科技投入约12.96亿元,平均每年科技投入达到营业收入3.61%。

除了资金的投入,更重要的是人才资源的整合。“党的十九大提出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等发展目标后,中冶赛迪也将大数据智能化提升到了重要战略层面。原来,我们公司各个部门都有人员研究大数据智能化,比如在钢铁、城市建设、环保等业务部门。后来我们将原来分散的人才资源进行整合,整合之后产生了化学反应。”中冶赛迪副总经理胡芝春表示。

2018年,中冶赛迪研发人员占工程技术人员15%,其中包括400多名专职和近200名兼职研发人员。此外,依托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已引进博士后9人,出站5人,还培养了15支可承担国家和省部级重大科技项目的研发团队。

中冶赛迪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研究员正在进行试验。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谢鹏 摄

在研发中心的大屏幕上,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还看到,一个机械手臂正伸进高温炉内进行测温,这就是由中冶赛迪自主研发的智能电炉测温取样机器人。

“这是测钢水温度的工序,原来需要工人拿着测温枪去测量,高温作业的危险不言而喻,甚至存在重大隐患。”如今,机器人替代了工人,也使得测量温度的准确度更高。

就这样,中冶赛迪又在钢铁企业客户需求和机器人通用技术间搭建起一座桥梁。

一个目标:打造西部地区数据高地

据悉,中冶赛迪已构建起涵盖信息化平台、智能方法和产品、大数据和云计算、自动化、数字化设计的五位一体大数据智能化能力体系。

凭借全球领先的智慧钢铁整体解决方案,截至2018年底,全球排名前50强的钢铁公司,已有41家成为中冶赛迪的客户。

此外,中冶赛迪抓住流程制造业智能化发展的重大机遇,自主研发打造了一批与实体产业经济深度融合的大数据智能化产品,这凸显了我市生产性服务业企业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创新突破与担当作为。

如今,时代也赋予了中冶赛迪等一批生产性服务业企业新的使命。

4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重庆视察工作时,对重庆经济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他强调重庆要“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扭住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快构建市场竞争力强、可持续的现代产业体系。”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获悉,下一步,中冶赛迪不仅在大数据智能化的路上继续大步前进,还将携手其他龙头企业,为重庆经济发展注入大数据智能化的活力。

“我们将联合两江新区、华为、紫光集团合作建设产业云,通过产业云的建设,孵化、培育、带动数字经济领域的大量中小微企业,打造大数据服务和智能应用服务,通过大数据带动整个产业的价值体系构建,带动数字经济产业化发展,形成重庆市经济快速发展新的增长极。”中冶赛迪副总经理胡芝春表示。

  • 上一篇:历时五年研发而成 “重庆造”一类新药在中美开展临床试验
  • 下一篇:攻略来啦!新重庆客户端龙珠商城6月6日上线 龙珠获取“宝典”看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