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集体、先进个人依次受表彰。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首席记者 李文科 摄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5月29日18时20分讯(记者 伊永军)今(29)日,重庆市首届创新争先奖表彰暨先进事迹报告会在市劳动人民文化宫举行。今后,该奖项将每5年评选一次,每次表彰先进集体10个、先进个人100名左右,主要表彰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重大装备和工程攻关、转化创业、科学普及与社会服务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科技工作者和创新团队。
重庆市创新争先奖评选由市科协会同市人力社保局、市科技局、市国资委共同开展。今天的会上,共表彰了整车NVH性能开发团队、嫦娥四号任务生物科普试验载荷研制团队等10个先进集体,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所所长丁贤彬、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微纳制造与系统集成研究中心主任史浩飞等98名先进个人。
这些获奖的集体或个人背后有哪些奋斗的故事呢?
长安汽车NVH技术性能开发经理杨亮。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首席记者 李文科 摄
从轰隆轰隆到深海级静音读懂重庆创新者的故事
长安汽车NVH研发部门工程师杨亮是此次荣获先进集体的整车NVH性能开发团队中的一员。何谓NVH技术呢?杨亮说,通俗来讲就是汽车的静音技术。
杨亮称,他们团队主要从事汽车NVH技术研究及应用。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安)早在1957年就生产过吉普车。那时候,开得动就不错了,“轰隆轰隆”地响,根本就没考虑过静音问题。1984年,长安通过第一次创业进入汽车领域,并开始生产面包车,“开始也没有考虑静音问题,硬是把面包车开出了大货车的感觉。”杨亮说。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静音性能已经成为国际汽车行业竞争的核心领域,是用户最易感知和挑剔的舒适性体验。杨亮坦言,要想在激烈竞争的乘用车行业取得一席之地,静音技术是一个必须突破的高地。
本来,长安在与一些国际车企合作中,也学习和积累了一些汽车的静音技术,但其中最核心的关键技术,都是被国外主机厂严格保密的,拿再多钱也买不到。“怎么办呢?留给我们的只有一条路可走——自主研发!”杨亮说。
从2006年开始,该团队开始建设第一个整车消声室,并在2010年获批成立汽车噪声振动与安全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目前已投资近2个亿,建设了33个试验室,发明了一系列试验新方法和新装置。团队也由十几个人,发展到160多人。现在长安的静音设计开发能力已从整车深入到了系统级、零部件级,实现了源头检测、先期控制、机理分析、指导设计的全覆盖。
“一路走来,所有难题的攻克都离不开我们团队科研技术人员的辛勤努力。”杨亮说,近年来,长安作为自主汽车品牌首创的静音技术多次斩获中国汽车工业科技进步一等奖、省部级科技奖等殊荣,静音性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有几款新研发的汽车更被冠以“深海级静音”来形容。
石柱县辣椒协会会长谭建兰。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首席记者 李文科 摄
宁可把自己收购的320吨辣椒倒了 也不让椒农的辣椒烂在地里
一提“创新争先奖”,大家可能首先想到的是那种“高大上”的高科技,其实不然,在转化创业、社会服务等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也会受到该奖项的青睐。
石柱县辣椒行业协会会长谭建兰就是首届创新争先奖先进个人的代表。在今天的表彰会上,谭建兰与大家分享了她领着乡亲们共同奔向致富路的创业故事。
都说重庆女人“性格火辣,做事火辣”,谭建兰也不例外,而且她的人生也与“辣”结下了不解之缘。
2003年,谭建兰参加辣椒经销商竞聘活动,争取到成都五块石的一个营销窗口。当时她一没样品,二没客户,就到超市去抄产品信息,打地铺吃盒饭,开始单枪匹马跑业务。短短两个月,她跑了120多家厂都无功而返,最后终于有一个厂家派人去石柱看了她的辣椒基地,勉强答应让他们试着供货一年。
2004年,谭建兰等三人合伙创建了石柱三红辣椒专业合作社,以合作社来发展生产,并注册了“谭妹子”商标,以公司来进行加工和销售。
创业初期,为了发展生产优质辣椒基地,谭建兰每天租摩托车下乡,在村里开院坝会,跟椒农们讲技术创新、讲品种改良、算经济账。一开始,乡亲们还半信半疑,只有部分椒农愿意参加,没过几年,椒农们尝到了甜头,辣椒种植面积逐渐增大,辣椒质量也逐步提升。
2008年,辣椒迎来了大丰收,这本是好事,可产量远远超出了他们的加工能力。“椒农是相信我们才种植这么多辣椒,我们要是不收了,他们怎么办?”谭建兰宁可自己受损也不让椒农受损,他们忍痛把收来的辣椒倒掉,总共倒了320吨辣椒。
后来,谭建兰扩建了厂房,引进全国最先进的辣椒自动化生产线8台套,增加了系列产品加工和冷藏设施。2014年到2016年,国内辣椒市场连续三年陷入疲软状态。为了保护椒农的利益,谭建兰照旧按量按价收购辣椒,最高的时候滞销库存达到2000多万元。“绝不让乡亲们的辣椒烂在地里!这是我们当初许下的承诺。” 谭建兰说。
如今,谭建兰的辣椒基地达到2万亩,年收购加工辣椒近19000吨,带动6800户农户增收致富,带动840户贫困户脱贫攻坚。“有一次,有位椒农拉着我,指着新盖的屋子说,这房子就是靠种辣椒的收入修的。” 谭建兰说,每当看到这些,她就充满了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