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公布了2018年度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名单。安徽科技学院荣膺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这是继2012年入选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2016年获批全国高校创新创业实践基地之后,学校创业就业工作又一次获得全国表彰。据悉,该校专门总结了一套创新创业“三字经”,为学生指引方向、保驾护航。
念好“早”字,入学即播下“创业种子”。在安徽科技学院,每年秋季新生入学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结伴去凤阳小岗体验小岗人的创业生活,入学后第一次课就要接受创业与就业教育,入学后第一学期系统学习创业基础知识,这背后的推手缘起学校长期开展的创新创业教育。 “早在2006年5月,2007届毕业生苗娟带着户口去凤阳小岗创业引发全国轰动,学校就顺势而为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创业教育,2009年开设创业教育课程,2010年纳入人才培养方案,2015年独立设置创新创业教育学院,2017年开办创业实验班。 ”安科院院长李震介绍说,这些在当时均走在了全省其它高校前面。创业教育在安徽科技学院的办学进程中已经积淀成了独特的校园文化。
念对“准”字,专业上“削履适足”求精。该校在支持学生创业立项上采用“削履适足”遴选制度,规定凡没有专业支撑的创业项目一律不准入驻创业园,优先选准有创业意愿和创业潜质的学生组建创业团队。这一做法,满足了学生对创业教育、专业教育和个性化教育的多种需要。“我们第一步是面向所有学生普选好苗,打造选苗起步器;第二步是移苗至创业园,打造移苗孵化器;第三步是安排指导教师和创业成功人士进行对接指导,打造扶苗加速器。”这就是学校创业园的“三器”培养模式。近几年,入驻创业园的86支团队先后成功创办了100多家公司。
念实“真”字,开辟“移动课堂”练就创业硬本领。近5年来,安科院在校内投资2656万元,先后开辟食用菌研究所等7个校内“移动课堂”,全部免费向大学生开放。学校还投资一亿多元创建152个“校中地”“地中校”产学研基地,凭借这个产学研结合的校外“移动课堂”,专门安排高年级学生去实践一线摸滚打拼,练就创业真本领。 “我们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并不是要求学生在学校就办公司赚钱,而是通过搭建各类实践平台培养学生创业能力,更好地为将来走向社会就业创业做足准备。 ”在学校党委书记蒋德勤看来,“移动课堂”让学生在社会上受益更大。
“企业能做这么大,真心感谢当年学校的创业教育培养。”曾是该校食品药品学院学生的李晓军感慨道,他如今已是杭州艺福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经过创业之路上的拼搏,打造出了中国互联网领域知名度很高的茶叶品牌,年销售额达2.35亿元。
在“三字经”举措的强力支撑下,该校学生通过自主创业成功,几乎拿遍了全国自主创业典型、全国十佳大学生村官、国家“万人计划”入选者、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国家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和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等诸多国家级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