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医药卫生人才专业点建设;推进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通过实施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项目,为偏远农村地区培养“留得住、用得上”的全科医生……日前,省教育厅集中回复今年省两会上的政协委员建议,在发展卫生职业教育方面,我省将有一系列新“动作”。
【医疗教育】
加强医教协同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卫生职业教育,一直备受关注。在今年的省两会上,农工民主党安徽省委就关注于此。
“近年来,我省加快培养医药卫生人才,服务健康服务产业发展。”省教育厅介绍,我省一直在加快医药卫生人才专业点建设。其中,安徽本科层次医药人才培养主要通过护理学、临床医学、药学等专业,集中在安徽医科大学、安徽中医药大学等6所医学高校。
数据显示,2017年我省本科高校护理学招生专业点数7个、临床医学7个、药学点15个。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设置临床医学专业点6个,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等24所院校设置护理专业点24个,18所高职院校设置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点、社区康复专业点18个。2017年我省高校医药卫生专业招生计划2.3万余人。
我省还加快适应农村需要全科医学人才培养,自2010年起,启动实施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项目。安徽医科大学、安徽中医药大学、蚌埠医学院、皖南医学院、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安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7所医学类高校承担培养任务。
“2010年以来根据有关县区需求,累计安排招生计划2580名,其中本科1475名,专科1105名。这些毕业生全部分配到指定县区服务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省教育厅说道。
与此同时,我省积极推进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推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以优势叠加的方式,开放并共建、共享实验室和实践实习基地,建立校企合作“双元制”。
“下一步,我们将指导有关高校落实好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计划,为偏远农村地区培养‘留得住、用得上’的全科医生。”省教育厅介绍,继续加大医药卫生人才专业建设,引导高校合理设置临床医学、护理、康复治疗技术、药学类等专业。加强医教协同,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此外,我省还将大力扶持具有应用性高等职业教育的良好实践基础、办学特色鲜明的优质高等职业学校升格,“向国家建议将优质医学类高职院校升格,通过升格,加强应用性健康医学本科层级人才培养,造就一大批服务基层医疗卫生和健康事业人才,满足农村基层卫生人才需求,促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创新平台】
皖探索个性化政策精准引进人工智能高端人才
在安徽,人工智能发展如火如荼。在今年的省两会上,省农工党提出加快建设人工智能创新平台建议。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介绍,为加快建设人工智能创新平台,我省一直在加强高校人工智能创新研发平台建设。
“瞄准我省人工智能产业创新需求,在我省高校遴选新建若干人工智能领域重点实验室,加强重点建设。对现有人工智能领域高校实验室,加大支持力度。”
同时,还积极推动高校与政府部门共建人工智能研究院,着力打造支撑我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创新研发平台。
在加强高校人工智能创新研发平台建设的同时,我省还加强高校与企业人工智能协同创新平台建设。积极支持、鼓励高校与企业,以突破若干人工智能应用基础研究与关键性技术瓶颈为重点,共建一批人工智能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平台,形成支撑我省人工智能产业核心技术和创新技术的研发高地。
“我们还创新高校人才引进机制,聚力引进人工智能高端人才。”省教育厅介绍,我省统筹利用国家“千人计划”、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安徽省“百人计划”和省教育厅“皖江学者计划”等现有人才计划,紧扣人工智能发展需求,推动高校引进一批人工智能领域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并且,深化高校人事制度改革,探索制定个性化政策,实现人工智能高端人才精准引进。”
【农村教学】
安徽鼓励联校走教提高农村教学质量
如何才能提高农村教学点的教学质量?在今年的省两会上,省政协委员林倩欣将目光聚焦于此。
省教育厅回复,为办好必要的农村教学点,保证教学点基本的教学质量,我省早在几年前就印发了《安徽省农村教学点办学基本标准》。
比如,要求每年新增图书比例一般应不少于原有图书的10%;必须按照教育部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要求,配备大屏幕电视机、计算机设备,等等。
并且,我省建立农村教学点师资建设长效机制,从2016年起,连续实施5年,每年计划培养2500名左右全科型乡村教师,其中初中起点专科层次教育2000名(小学教育)、高中起点本科层次教育500名(小学教育),并结合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情况,动态调整培养指标。
根据目标,到2025年,为全省乡村学校培养1.2万名左右全科型教师,基本实现全省村小、教学点每校有1名全科型教师,进一步充实和优化乡村师资配置,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据悉,我省2016、2017年已完成定向招考计划4703人,有效缓解了农村教学点师资不足的状况。同时,为鼓励教师到农村教学点工作,省政府出台乡村教师支持计划,着力提高乡村教师待遇,全面实施乡镇工作补贴制度,继续落实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
加大职称评聘向乡村学校倾斜力度,实行城乡统一的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核定乡村学校中、高级岗位结构比例按上限执行,实现教学点中级岗位全覆盖。评选特级教师,对乡村教师实行切块单独评审。
值得一提的是,我省鼓励各地积极探索试行农村教学点的质量保障办法,比如,统筹配备教师,可采用巡回教学、联校走教、连片教研、同步远程课堂等方式,帮助教学点开展教学教研活动。
同时,在教学点应重视体育与健康和艺术教育,保证学生每天1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通过相关课程及文体活动,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健康意识和审美情趣。
【创新创业】
全省88人入选全国万名优秀创新创业导师人才库
对于省民盟提出的“推进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的建议”的提案,省教育厅表示,截至目前,我省已经构筑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设立1500万专项工作经费,加强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组织、实施、激励和保障,并且,将学生开展创新创业实践、发表论文、获得专利等纳入学分管理,并作为创新创业学分的重要内容。
“省教育厅每年牵头举办100多项大学生创新创业与学科竞赛项目,覆盖我省所有高校、所有本专科专业,并对每项竞赛设立了专项经费支持。”
省教育介绍,每年参赛学生人数超过50万人,达全省在校生数的50%以上,极大地提升了大学生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效引导各地各高校主动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
我省深入实施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建立国家、省、校三级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实现所有本科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全覆盖,不断扩大学生参与面。
2017年,我省共有3228个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立项,立项数居全国前列,支持了近2万项大学生校级和省级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吸引近10万大学生投身“双创”工作。
在搭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方面,我省以校际、校企、校地、校所以及国际合作培养为着力点,积极搭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目前,全省已建有203个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20多个产学研用合作联盟和479个实习实训基地。
合肥工业大学、安徽理工大学等8所高校先后被教育部认定为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省有88人入选全国万名优秀创新创业导师人才库。
“下一步,我省将深入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不断扩大学生参与面,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并且,落实教育部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燎原计划,办好‘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引导我省高校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小分队,充分利用当地红色资源,服务当地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
省教育介绍,我省还将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校建设,加强高校双创示范基地建设,突出示范引领作用,搭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促进校际、校企、校地、校所以及国际合作培养人才。
姜曼合肥晚报ZAKER合肥记者黎静